廖期錚
.現任:最夜新聞主播 

陳泗治.張昊.郭芝苑 「音樂憶像展」紀念

【陳欣渝 范傑翔 台北】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音樂館,11月推出「台灣音樂憶像展」,將透過展覽,2場音樂會和3場講座,介紹3位已故的作曲家,陳泗治、張昊和郭芝苑,如何運用美妙,且富有鄉土色彩的樂曲,傳達動人的台灣印象。


以單一的鋼琴演奏,呈現出舞龍舞獅的熱鬧喧嘩,「龍舞」一曲中,變化多端的音符排列,也聽得出作曲家,欲傳達喜氣洋洋的韻味,作曲家陳泗治、張昊和郭芝苑,都曾以台灣這片土地作為創作的主題,寫出如「寶島環遊」、「阿嬤的手藝」等,洋溢豐富情感的樂曲。

鋼琴家 卓甫見:「這就是作曲家,他的奧妙、他的手法,因為他懂得鋼琴的音色,他會用什麼和弦,就產生形容什麼樂器,在敲鑼打鼓或者是什麼民間的特色。」

曾被編入國小音樂課本的「台灣光復之歌」,是台灣60年代朗朗上口的歌曲,現在卻沒什麼人聽過,長年以來,台灣的音樂教育總是重視西方樂曲多於東方,更是常忽略,本土作曲家的重要性,因此藉由本次展覽,展出3位已故作曲家捐出的,樂譜 手稿及書信等文物,讓更多人深入認識有關台灣的音樂創作。


作曲家 馬水龍:「因為大半都是,大概聽西方的作品,那麼對國人作品接觸比較少,我是覺得說不是作品不好,而是比較少被介紹演出。」

台灣音樂館主任 方芷絮:「我們都希望,因為台灣音樂館的保存,讓我們更認識,這個聲音是由誰寫出來的,他在寫這個音樂,這個聲音的時候,他背後在想什麼。」

台灣音樂館透過數位典藏、出版樂譜和音樂會等方式,將作曲家在台灣,留下的珍貴創作,得以保存和發揚,也鼓勵更多音樂家投身樂曲創作,豐富台灣音樂的發展。  (2013-11-05)

 

新埔義民廟秋祭 依循古禮場面盛大
柑橘病蟲害講習 中寮農民獲益多
食用油出問題 傳統麻油店供不應求
中港溪魚群暴斃 「缺氧」理由引質疑
差事劇團「天堂酒館」 探討社會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