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盛言
.現任:當晝新聞主播 

核廢料處置 瑞典先建地下實驗室

芬蘭的高放核廢料處置技術,是來自瑞典再加以修改,而瑞典採用先建造地下實驗室,做各種最終貯存技術的實驗,並把相關的製造作業外包到其他國家,只負責檢驗把關,這次也首度把相關設施對台灣媒體開放,一起來看看。

坐上工程用電梯,拉門還是用鐵條串起的一路往下到地底450公尺,在距離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340公里,車程6小時的奧斯卡桑,這個地下硬岩實驗室,已經運作了超過10年。

艾斯波實驗室主持人 羅藍約翰森:「這裡是最終處置的演練場,我們可以在這裡做實驗,而不受到干擾,確保未來進行最終處置時,我們知道怎樣做。」

地底氣溫偏低,坑道內岔路又多,因此安全背心等醒目的裝備,絕不能少,坑道內各種實驗設施,都是為了核廢料,最終處置做準備。這裡是隸屬於SKB的,艾斯波(ASPO)地下實驗室,深入地底450公尺,雖然是實驗室,但是包括地質的鑽探,核廢料的裝填等等,所有技術必須在這裡實驗成熟,才能夠應用。核電廠用過的核燃料,會先取出放在燃料池冷卻,再移到地下40公尺深的,淨水池儲存,經過9個月到1年,取出乾式貯存,再將燃料束放進鑄鐵罐,外層包覆銅罐,運到最終處置場,瑞典核燃料及廢棄物管理公司,專門設立了廢棄物罐實驗室,管控品質。

SKB廢棄物罐實驗室史帝芬 伯格利:「這個工廠的目的就是,確保廢棄物罐的製造,都能有良好的品質,在最終處置使用時,我們必須保證高品質。」

這裡是SKB位在奧斯卡桑的檢驗工廠,未來的高階核廢料,內層的鑄鐵,外層的銅罐,以及所有的包覆材料,都將在這裡做檢驗,確保未來深埋地底,10萬年不會變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高達4.8公尺,厚達5公分的銅罐,就是未來的核燃料儲存罐,從燃料束模型,到各個部位的零件,都在工廠檢驗,許多特殊技術,都在這裡開發出來。

原能會物管局組長 陳文泉:「他先鑽洞進去,然後摩擦生熱之後,讓兩個工件自動聚合,他就把不要的這部分切掉,整個就會變成完整的容器桶。」

比較其他還在煩惱選址的國家,瑞典無疑是走在前方,更積極輸出處理技術,接待來自各國的參觀者,不過瑞典沒有打算接收其他國家用過的核燃料,代為處理。

奧斯卡桑市府專案經理洛夫 派森:「當然我們必須處理自己的核廢料,但我們沒有打算替世界處理這個問題,歐盟法律也規定,每個國家必須處理自己的核廢料,要有自己的處置計畫。」

2009年,瑞典選定斯德哥爾摩北邊的福斯馬克,作為高放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按照瑞典國家報告書,預計將在2027年完工營運,儲存量1.2萬噸,讓核電廠繼續運轉60年。  (2014-07-04)

 

世足賽舉辦城 高架橋坍塌2死
雨神攪局 陳偉殷達比修有無緣對決
德國首訂基本工資 2015起時薪8.5歐元
習近平訪南韓 盼強化戰略.經貿合作
美就業數據佳 助美股衝破17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