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百年雙連埤 客移民遺跡
說到宜蘭的客家移民,可能有很多人會認為,宜蘭有很多的三山國王廟,就是最好的證明,不過宜蘭的三山國王廟,與客家人的關係並不深,另外還要帶你來看,宜蘭有百年歷史的雙連埤,客家移民的足跡。這間三山國王廟,是(蘭陽溪)溪北最內陸的地方,全宜蘭總共有46萬人口,三山國王廟就有40間,不過這麼多的三山國王廟,與客家人的關係並不深。我們北台灣的所有客家人,全部都住在比較接近山的地區,山上以前到現在也一樣,有泰雅族 這麼多泰雅族人,會下來砍人頭,帶走人的人頭,所以在北台灣很多區域,不管他是客家人,或是河洛人住的,他都有拜三山國王,他希望上山做事的時候,三山國王可以保佑他平安。沿著圳頭上山進了山區,看到的是景色優美的,雙連埤溼地,它是一個群山環繞的,天然堰塞湖,大約在西元1904年,日據時代時政府鼓勵開墾,桃園楊梅的客家移民,就來到了這員山鄉,形成雙連埤客家聚落,而最先來到雙連埤開墾的,是這鄒家人。那時候我阿公來的時候,那邊三星那邊,那邊待了一陣子,我阿公待不下去(水土不服),整天這樣(瘧疾)一直不會好,後來才會翻山過來,來到這邊住,那時候全部種地瓜,這麼大 我阿公一直約其他人,很多啦 從楊梅那邊,一直約來這邊開墾。鄒家來到這邊 ,一轉眼已經有百年的時間了,這棟泥磚屋就是最好的見證。要稻殼 牛屎倒下去,跟稻穗剁細細的下去攪拌,攪得很黏稠後,用模型製成泥磚,用人去做 一塊塊,這麼大塊,這麼多才去砌起來,全部用人工做的,這很費工。鄒家由楊梅三湖地區遷居,開墾之初新開土地因為土地肥沃,種出碩大的蕃薯,鄒家的成功墾荒經驗,讓吳姓 高姓以及晚一年的,羅姓鄉親有了跟進的念頭。我聽我爸講的,那時這些都是樹 山啊,硬開才開墾成這樣子,(那現在你們是做什麼?),現在就種菜啊,種菜還可以生活。鄒姓 吳姓 高姓與羅姓,這主要的四姓家族,來到此地打拚,後來也因為地緣關係,成了親戚關係。這山裡面 沒人敢嫁來這,以前的生活很苦啊,沒人嫁來這,所以說全部就這四姓的人,互相聯姻 互相結婚,你女兒嫁給我,我的給你做媳婦這樣。從桃園 新竹兩縣的,客家地區轉居於雙連埤,他們除了會講四縣與海陸之外,更為了跟平地做生意,學會了河洛話,不過年輕一輩的,都相繼出去打拚,幾乎不講客家話,或不會講客家話了,變成福佬客,現在留在雙連埤客家聚落的,就剩下這些老人家,守著阿公輩留下來的土地,懷想過去的足跡。 (2007-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