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奕蓉
.現任:暗夜新聞主播 

「我家開戲院」 林玫伶憶美濃

【黃小琪 范傑翔 台北】

民國5、60年代,鄉鎮戲院十分盛行,隨著錄影帶出租業的興盛,古老戲院逐漸退出歷史舞台,台北市明德國小校長林玫伶,也是位兒童文學作家,她從小就是在自家的戲院長大,最近新版推出"我家開戲院"散文集,描述的就是美濃小鎮上,唯一一家老戲院,"第一大戲院"的興衰史,以及她特殊的戲院童年回憶。

民國58年10月25日,美濃鎮上第一間,也是最後一間的"第一大戲院",由林玫伶的父親與伯父合資,風光開張時她才4歲,但一個禮拜後中視就開播了,接著錄影帶又普及化,戲院慘澹經營,小小年紀的林玫伶,要包辦戲院內各種雜務。

明德國小校長 林玫伶:「在戲院要做的事情很多喔!像比如說顧車子、賣票、畫海報,還有顧門口,還有在販賣部賣東西。」

雖然久不講有點生疏了,但一口美濃腔還是頗道地,台南福佬人的林玫伶,從小在美濃長大,家裡在美濃開戲院,早把自己當成是客家人,戲院後來慘遭查封拍賣,廢棄了十多年,如今雜草叢生,但在書中紀錄關於戲院的點滴,仍是她最美好的回憶。

明德國小校長 林玫伶:「過了這麼多年,我身處在那個情境,對戲院真的有一股很複雜的感覺,它既豐富又快樂,但是它事實上也是滿憂愁的行業,只是覺得無奈,但我還是感謝有那麼一段特別的童年歲月。」

同樣都具有歷史意義,新竹的內灣戲院,則善用原建築改為客家人文菜館,走出新生命,相較之下,美濃第一大戲院的命運令人唏噓,唯有透過作家的生動文字,將它的歷史和感情保留下來。  (2010-04-07)

 

「體德興社」傳承文化 教學童八音
苗栗桐花祭將起跑 桐花婚送好禮
農民批產創條例 強制徵收損權益
史料少 高樹忠勇公墓年代難考究
中斷70年 忠勇公祭典恢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