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詩禹
.現任:氣象主播 

活用在地資源 偏鄉小學發展特色

【黃姿銜 黃兆康 台北】

受到少子化及鄉村人口外移的雙重影響,台灣許多偏鄉小學近幾年來面臨了學生人數驟減的困境,因此陸續遭到縣市政府,以統合教育資源為由,進行整併或是廢校,不過仍有許多偏鄉小校力抗環境的壓力,努力運用本身優勢,發展成特色小學,希望在社會現實與教育理想夾縫中取得一線生機,本週客家新聞推出「我的小學校」,一同關心這些偏鄉小學的特色與未來。

下課鐘聲迴盪在校園,孩子們無憂無慮地玩耍,這裡是位在新北市石碇山區,一所只有36個學生的偏鄉特色學校-雲海國小。

四面環山,宛如世外桃源的雲海國小,學校以當地特有的,烏來杜鵑為主軸,設計出各種生態課程,成為這所小學校最大的特色。

雲海國小學生:「我想要學習杜鵑花的毅力,就是它熬過寒冷的嚴冬,在春天時綻放。」

雲海國小學生:「雖然人很少,但是這裡的一切都很好,都是比別的學校都還要好。」

午餐時間到了,不論是在室內還是在室外,都可以看見孩子愉快吃飯的身影,但這樣具有特色的偏鄉學校,卻因為學生人數未達50人,仍然得面臨可能被廢校的命運。

雲海國小校長 郭雄軍:「儘管它很小,可是它的環境資源,它的特色發展是很豐富的,所以台灣的教育是不是能有一些空間。」

而偏鄉小校往往又是,社區的指標中心,新北市教育局也認同,廢校等於廢村的觀點,並表示小校的廢存,沒有一套絕對的標準。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長 洪啟昌:「那這個區塊(特色學校),其實很多學校都做得相當好,所以原則上,並沒有說用怎樣唯一的手段,沒有。

根據教育部統計,台灣50人以下的小學就有207所,而新北市就有12所,市政府一年得花上近2億元,來維持這12所小校的運作,不光只有新北市雲海國小力求轉型,全台的偏鄉小校,為了爭取社區小孩就近就學的權益,及延續學校悠久的歷史文化,他們同樣也在努力中。

學生因為精采的特色課程,上課充滿活力,或許偏鄉小校的硬體設備,補助經費不如都市型學校,交通環境也沒那麼便利,但偏鄉小校的師長們,為了給孩子6年優質的學習環境,力拚學校轉型,希望讓每一位孩子能在熟悉的環境中,有完整的小學生涯。  (2011-04-05)

 

活化學習課程 偏鄉小校重現生機
斗煥里土地公廟 記錄在地開發史
宗親齊聚不容易 清明掃墓場面大
花博新竹週登場 縣府「花」心思行銷
小校策略聯盟 活化校園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