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心臟病症狀非典 常診斷不出
政府不斷宣導,女性要做乳房檢查,還要注意子宮頸癌,不過婦女團體指出,其實心血管疾病才是女性最可怕的殺手,很多女性其實都有得心臟病的高風險,不過因為症狀沒有很典型,女性很容易忽略,醫師也會診斷不出來。
不管是6分鐘護一生,鼓勵女性定期做抹片檢查,或是三點不漏,要女性檢查乳房,政府在女性的健康宣導,常常只侷限在生殖系統的健康,不過根據統計,女性死於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比得到乳癌、子宮頸癌等婦女癌症,還要多出好幾倍,醫師指出,因為女性心臟病的症狀,不是出現很典型的急性胸悶、冒冷汗等等,所以常常讓醫師診斷不出來。
台大心臟內科醫師 張博淵:「有些人甚至說,我最近3天來異常的疲倦、吃不下飯,或者是有些人救會表現說暈眩,然後會有噁心的症狀,其實這些都是非典型的症狀。」
婦女團體指出,就是因為目前醫界評估心臟等疾病,都是以男性出現的症狀作為典型來判斷,也都傾向認為,男性比較容易得到心臟病,因此女性相對之下,沒有相關的保健知識,7成以上的女性不會定期量血壓,更不知道更年期後,罹病的風險會更高,常常因此延誤就醫。
台灣女人連線祕書長 蔡宛芬:「都讓我們很擔心的是說,女性很可能當她有一些所謂的,醫界所謂的非典型症狀的時候,她不會意識到自己有了心臟病,那就會延誤她就醫的情況。」
婦女團體要求政府,要重新檢討女性的健康政策,不要再窄化成只有三點式的生殖、生育的衛教,更不要再以男性為主的診斷標準,來判別女性的疾病,而忽略了女性真正的需求。 (2011-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