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海報展 呈現社會發展脈絡
【許恆慈 許政俊 台北】
海報是最貼近生活,也可以最簡單,就打動人心的一種藝術形式,海報裡面包含設計者的想法,也可以看出社會的發展脈絡,台灣的海報發展從日治時代開始萌芽,發展到現在也有百年歷史,今天開始在國立歷史博物館有一場海報展,要帶大家看台灣海報的發展歷程。
戰爭是灰色是死亡,和平才能生意盎然,簡單的設計,馬上傳達訴求,抓住眾人目光,這就是海報厲害的地方。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巴東:「不同的藝術家,有呈現不同的藝術跟美感,還有非常鮮明的意識,呈現的高度的設計性,藝術性和趣味性,我覺得這個是我們做,這個展覽裡面所最希望呈現的。」
海報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藝術形式,海報也能看見社會時代的演變,這些珍貴的古老仕女圖海報,濃濃的東方味,但是賣的都是西方的產品。
策展人 林磐聳:「西方的產品進入中國要怎麼宣傳,包括香菸,包括乾電池、手電筒等等,所以他們就採取中國的宣傳模式,所以裡面有很多的仕女畫,可是賣的是西方的產品。」
商業海報演變到4、50年代開始出現政治型的海報,要鞏固領導地位,到現在不管是文化的,還是探討社會議題的海報,百花齊放,這張澳門設計師設計的海報,表達濃濃的兩岸統一味道,和一旁的「漂泊的台灣」,形成強烈對比。
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巴東:「中港澳缺什麼呢?三缺台,就有一個會心的微笑,另外這張,很希望(台灣)有一個定位下來,所以背後的意思,就傾向一個台灣自主的理念。」
台灣的海報發展從日治時代開始萌芽,發展到現在也有百年歷史,這場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海報展,將帶大家來看台灣海報的發展歷程。 (2011-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