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仔特展」 認識各行業的勞動故事
【陳文霖 高雄】
目前在高雄市勞工博物館推出的「工仔特展」,以生動活潑的公仔,呈現基層勞動者的形象,民眾可藉由生動逼真的公仔,認識不同行業的勞動故事,也進一步了解,台灣蓬勃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
由台南應用科技大學,3位學生所設計的勞工公仔,總共有木工、鐵工、水泥工等10種人物,3位學生為了掌握不同勞工的特殊神韻,事先還對勞工工作的情形進行觀察,希望能將勞工的勞動精神,表現出來。
勞工公仔設計者 陳冠霖:「為了要講求真實感,然後我們研究了他們的穿著特色,以及道具的特色,以及他們的肢體特色這樣子。」
勞工公仔設計者 武上閎:「我們是希望把勞動的精神,跟勞工賣力工作的姿態,不服輸的毅力都表現出來。」
10尊不同形象的勞工公仔,被雕塑家張錦郎複製成真人大小,所有勞動者的工作動態、肢體與表情都栩栩如生,感覺就像自己周邊認識的人一樣。
前高雄縣勞工局長 宋廷棟:「生命裡面很有趣的一面,這個人很有趣的一面,用雕塑把它呈現出來,讓我們感覺這個人物,跟我們很親,好像我們自己的人。」
高雄市勞工局長表示,大部分的勞工,都是默默付出的勞動英雄,透過這次的勞工公仔特展,可以讓勞工的形象更鮮明,勞工的價值更具體,使得勞工不辭勞苦的生命故事,更加受到肯定。 (2011-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