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archives.gif (241 bytes)

《原住民新聞雜誌》第一季第四集

八十七年七月二十四日晚上九點首播

【一週新聞掃瞄】

1.烏石鼻豐年祭

傳統的阿美族豐年祭,其實都蘊含著部落的文化特質,也因為這樣,才能讓阿美族的傳統文化,在現代的社會中藉著祭典延續下去,接著我們就來看台東烏石鼻部落的豐年祭Bihayan

2.台東聯合豐年祭

為了吸引觀光客前來參加豐年祭,原住民除了要配合記者會的宣傳活動,甚至於連傳統的祭典都變成了觀光旅遊的噱頭。這樣的演變,讓原住民的傳統文化逐漸的變質。類似這樣的祭典,是否應該再舉辦下去呢

3.初鹿豐收祭

在祭典當中,有盪鞦韆的活動,除了排灣族與魯凱族比較常見以外,其實在卑南族也有這一項特色。更特別的是,只有女性可以獨享乘坐鞦韆的樂趣

4.知本收穫祭

七年前重新回復舉辦的知本卑南族收穫祭,在部落族人的堅持下,他們不僅每年都要舉辦這項祭典,而且還要用最傳統的方式舉行

5.原住民納保說分明

全民健保實施已經三年多了,但是原住民加入這項保險的人口比例卻偏低,原因是偏遠地區的原住民收入不高,健保費用對他們而言是一項沈重的負擔,不過這樣的困境,現在已經有了改善

6.原住民赴日內瓦開會

我們知道全世界的原住民都面臨生存發展的難題,所以聯合國每年七月都在瑞士日內瓦召開會議,討論相關的議題。我國的原住民每年也都派代表參加,今年原住民新聞雜誌也派出記者娃丹隨團採訪

7.電腦種籽萌芽

原住民在資訊教育的資源上,相當貧乏。而民間的企業基於回饋社會的責任感,提供原住民的小學教師,學習電腦的課程,希望他們成為原住民的電腦種籽,縮短資訊教育的城鄉差距

8.棒球小將日本出賽

原住民的棒球小將要遠征日本,他們是一群來自台東南王的卑南族小學生,如果贏得了冠軍,他們即將前往美國,參加世界杯的少棒賽

9.兩岸少數民族交流

原住民祭典歌舞是否應該搬上舞台的問題,在國內原住民社會一直都是有爭議的話題。相對的,在對岸的中國大陸,少數民族在國家的強力扶植下,將歌舞搬上舞台,一直有長遠的歷史,上個星期,海峽兩岸的少數民族在歌舞表演上有了一次對話的機會,但是主辦單位賦予這個活動強大的政治意義,作法是否合適

10.原住民都市創業

在新聞的最後,我們要介紹一位排灣族的女性,她在台北創業的故事。她的經驗,也是一個白手起家最好的例子,我們一起來聽他的創業甘苦談

 

980724-1.jpg (10256 bytes)【深度報導之一】

《畢士大之家的故事》

採訪剪接:嘎歷•嘎辣嘿(高維光)

攝影:米將(李秀妹)

這個專題是報導一群曾經深受毒癮,酒癮殘害的原住民所走過的心路歷程。位於台東的畢士大中心成立於八十六年初,是一處以基督福音的信仰力量來幫人戒煙、戒毒、戒酒的地方,創辦人是來自桃園縣復興鄉的泰雅族人尤幹•羅樹。

尤幹自己曾經走過二十五年的吸毒、酗酒的歲月。兩年前因信仰獲得重生之後,深知毒害的可怕,最初與妻子將二十幾坪的房子開放給吸毒者來戒毒,並免費二十四小時看護。因服務的層面日漸廣大,目前已移到一百坪的房子,繼續全職來事奉。目前畢士大之家在不收費的狀況下收容了二十幾個人,以原住民居多,除了靠善心人士的捐助以外,總幹事尤幹•羅樹的妻子陳淑美女士,每天要帶著弟兄到四維路夜市擺地攤賣鞋子,來支付每個月龐大的開銷;同時考驗弟兄,面對夜市滿是誘惑的環境中對戒煙、戒毒、戒酒的毅力。

 

【深度報導之二】

《週休二日的部落》

採訪剪接:鄔瑪芙.巴辣拉費(張麗玉)

攝影:丹耐夫.景若(童春慶)

每逢週休二日,原住民部落湧進不少的觀光客,由於部落的相關設施普遍的缺乏,無形中造成部落的很多不便,引起一些原住民的抱怨。

 

回首頁節目簡介本週精華

意見交流全球連線原住民資料庫

E-Mail:abori@mail.pts.org.tw
電話:(02)26338033傳真:(02)26338022
北市康寧路3段75巷70號—公共電視台新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