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archives.gif (241 bytes)

《原住民新聞雜誌》第二十九集

八十八年一月二十三日晚上九點首播
八十八年一月二十四日早上八點重播

【一週新聞掃瞄】

1賞雪管制交通 霧社居民縣府抗議

合歡山的雪季已經開始了,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以及南投縣政府實施了交通管制,嚴格要求來往車輛必須出具通行證,而仁愛鄉的居民也必須申請居民證才可以通行前往合歡山的公路。面對突來的管制措施,一群住在大埔里地區的原住民以及平地住民,在星期四,前往南投縣政府陳情。

2玉峰壩砂石超挖 地院進行調查

事實上,前往合歡山的道路,在雪季期間,對於一般的箱型轎車來說,為了安全考量,最好是轉乘安全性比較高的四輪傳動、而且是取得合法營業證的車輛。而談到了合法執照,最近在新竹縣尖石鄉的玉峰部落,卻傳出了建商以建造攔砂壩的名義,涉嫌超挖砂石,並且變賣圖利的弊端,雖然有縣政府和鄉公所核准採挖砂石的公文,但是當地的居民卻提出有官商勾結的質疑

3省原民會 為亞泥租地控告原住民

而相對於在玉峰部落超挖砂石、壞山林的情形,在花蓮縣秀林鄉的亞泥礦場,開挖山林的程度,更令人觸目驚心。就在今年的一月初,四十多位擁有土地耕作權的亞泥地主,突然收到了法院的起訴狀,而原告竟然是省原民會,並且還要求他們在一月二十六號前往花蓮地方法院開庭應訊,面對突然被原住民的行政單位控告的局面,地主們在星期五來到台北向行政院原民會陳情

4反亞泥遭控告 律師費需地主自籌

而在這一場被省原民會控告的官司當中,反亞泥還我土地自救會的地主們表示,萬一敗訴,他們不僅將永遠喪失對土地的權利,甚至還要負擔高達八百九十多萬元的民事訴訟費。而目前,他們正在全力尋求各界的支援。

5山地工程補助款 爆發侵佔弊案

在「反亞泥還我土地自救會」的成員正在籌措龐大訴訟費的同時,原住民立法委員在每年可以向行政院原民會申請一千五百萬元的工程補助款,在上個星期,傳出有原住民立委的助理,涉嫌侵佔公款的弊案,甚至還在工程發包之後,涉嫌向廠商索取回扣。檢調單位在蒐證同時,還發現這位助理涉嫌替立委賄選

6企業人才培訓 永續發展部落

事實上,原民會提供的山地工程補助款,主要是希望改善原住民的生活以及教育品質。雖然掌握資源的人,不見得真的能夠善用資源,但是對於一些默默為原住民奉獻的社會公益團體,他們付出的關懷,就絕對不會打折扣。最近天主教的新事社會服務中心,也為原住民舉辦了一項企業人才培訓的活動

7賽德克族 「GAYA」紀錄片將首映

原住民部落一些活動,確實需要透過一些專業人才的培訓,將學得的專長帶回到部落去發展。最近運用影像作為傳達以及保存文化的方式,也在各部落興起一股潮流。有一部描述一九三零年代的賽德克族與霧社事件的紀錄片,即將在台北首映,而導演就是曾經出版霧社事件漫畫版本的漫畫家邱若龍,我們先來聽小龍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心聲。

8角板山介壽國小 泰雅文化紮根

事實上,為了拍攝這部紀錄片,小龍幾乎已經成為霧社的賽德克族人,他甚至連抽煙都用自己雕刻的竹煙斗來抽煙。而談到在部落當中延續文化的工作,最直接的管道就是部落的中小學,許多原住民地區的學校,在最近幾年也特別重視傳統文化的教學,接下來我們要介紹一個泰雅族部落的小學,他們最近舉辦了一項文物展,以下是來自復興鄉的報導。

9梅后蔓部落文史 盼族人共參與

除了學校對於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對於部落族人能夠共同參與歷史文化的編寫工作,也是最近政府單位在積極推動的計畫。大家來寫村史的計畫,最近在全省各地展開,目前省文化處選出的十個種子村當中,原住民的部落有花園村以及日月潭的邵族部落,今天我們先到花園村,也就是梅后蔓部落,看一看他們的傳統文物展。

10泰雅婦女紋面 從額紋看見歷史

在過去,歷史的書寫被當作勢知識階層的專利,事實上,透過民眾自己討論甚至記載歷史,才能呈現共同記憶的主體。有一種即將消失的泰雅族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歷史的紀錄,那就是ptasan紋面。接下來我們來聽一位泰雅族的雅給,述說一段紋面的歷史。

11愛樂成痴 製造樂器卑南第一人

聽完了泰雅族的雅給,對紋面文化即將消失的心情之後,我們除了要更珍惜既有的傳統文化,對於發展屬於現代原住民的文化來說,雖然是一種社會轉變的趨勢,但是只要能夠延用原住民文化的精神,相信都能開展出另外一條道路。接下來的原住民創業系列,我們就要介紹一位出身音樂世家的卑南族人,他在音樂世界開創的另一片天地

 

【現場人物專訪】

主題:手工藝品的包裝設計

人物: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助理/林哲廷

 

【深度報導之一】

卡拉社的鄉愁

許多人都去過石門水庫,但是您知道嗎?在民國四十六年,為了興建石門水庫,有一個泰雅族的部落因此而永遠被淹沒在水底。而在當年,有四十六戶泰雅族人失去了故鄉並且流浪到都市。四十多年的時間,經歷了三次的遷村,到現在族人四處離散,而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夠結束在異鄉流浪的生活。接下來,請您一起來看卡拉部落的鄉愁

〔採訪剪接〕 哈露谷(張淑敏)
〔攝影〕 武洛(蔡富榮)

 

【深度報導之二】

給我們愛

根據統計,目前在蘭嶼全島,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一共有三百零七位。其中有五十三位老人亟需要受到居家護理的照護。在面對醫療資源以及居家護理人員缺乏的情況,這些老人是如何度過每一天呢?接下來的專題,我們要到蘭嶼,介紹一位護士,她擔任部落老人居家護理的故事。

〔採訪剪接〕 夏門•米希法(蕭拉茂)
〔攝影〕 米將(李秀妹)

夏門•米希法(蕭拉茂)

原住民人文保留地

回首頁最新活動預告節目簡介往週精華

意見交流全球連線原住民資料庫

E-Mail:abori@mail.pts.org.tw
電話:(02)26338033傳真:(02)26338022
北市康寧路3段75巷70號-公共電視台新聞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