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青少年與電視--頻道與節目篇

一、青少年的定義

青少年「adolescence」這個字,源自於拉丁語的「adolescere」,原義是成長(grow up)、生長至成熟(come to maturity)或成長至成熟期(grow into adulthood)(Atwater1996;轉引自張淑綺,2000),因此所謂青少年就是指兒童期至成人期中間的成長過度階段。

青少年究竟是指幾歲至幾歲的年齡層?各家說法不一。依據中華民國法律,在民法總則中,以滿20歲為成年;刑法為18歲;少年福利法中則規定適用對象為12歲至18歲,所以一般在習慣上,指1218歲或20歲者為青少年,但也有部分調查研究將青少年的範圍拉長到24四歲,如行政院青輔會所出版的「青少年白皮書」中,定義為12歲至21歲;由行政院主計處與青輔會合編的「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調查對象橫跨1224歲。

關於青少年的年齡界定,本研究採較寬廣的定義,定為1224歲。 

二、青少年看電視的習慣 

電研會(1997)所作的「台北市國中生收視行為調查報告」中發現,青少年族群收看電視的尖峰時段,集中在晚間7點到10點,週間與週末的差異不大。在收視時間上,週間與週末則有差異,有35.8%的受訪者,週間每天的收視時數在1小時以內,12小時者佔26.4%;週六21.5%受訪者收視時數在23小時,其次是收視5小時以上者,佔18.8%,週日之收視時數12小時者佔19.3%23小時者佔19.1%5小時以上者佔18.5%。從收視時數來看,週末時數較週間要多,特別是收視5小時以上的比例大幅增加。 

89年的台灣地區社會趨勢調查中,也有同樣的情況。由表一可以看出,青少年族群平均每天看電視1小時57分,週間為1小時40分,週末大幅增加至2小時以上。與其他年齡層比較,青少年看電視時間明顯比較少,看電視時間與年齡呈現正比的趨勢。

表一:各年齡層電視收視時間

年齡

週平均

平日

週六

週日

非週休

週休

非週休

週休

總計

2.19

2.11

2.31

2.37

2.47

2.41

15-24

1.57

1.40

2.25

2.37

2.54

2.46

25-34

2.07

1.57

2.19

2.28

2.42

2.37

35-44

2.07

2.01

2.12

2.22

2.32

2.25

45-54

2.25

2.19

2.30

2.34

2.45

2.42

55-64

2.49

2.48

2.52

2.56

2.46

2.48

65歲以上

3.16

3.16

3.28

3.14

3.15

3.06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單位:時.

圖一:各年齡層看電視時段曲線圖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由圖一可以看出各年齡層看電視的時段,青少年的收視高峰在晚上,從下午5點起逐漸上升,至晚間7點至10點是收視高峰,其中以8點為最高點。相對於其他年齡層,青少年最高峰也只有40%左右的收訪者在看電視,遠低於65歲以上年齡層70%的比例。去除調查中未觸及的14歲以下者,青少年可以說是最不常看電視的族群。

由上述資料來看,青少年在電視收視習慣上,出現平日時間較少,週末大幅增加的情況,而且時間較其他年齡層少,看電視集中在晚間的黃金時段。這可能是青少年大多數是在學的學生,必須花較多時間在進修讀書上,因此平日較少看電視,週末則因為放假而有較多時間花在電視上。 

三、青少年看電視的動機

青少年是最不常看電視的族群,了解青少年看電視的動機,將有助於分析青少年看電視的行為模式。

電研會(1997)所進行的「台北市國中生收視行為調查報告」中指出,受訪者看電視的動機有72.4%為「無聊、打發時間、消遣」,其次為「喜歡節目/主持人/演員/來賓」,佔24.6%。也就是說,在調查中有高達97%青少年看電視的動機是消極「逃避」和「娛樂」,而屬於積極的「資訊」和「求知」需求所佔比例極少。

表二:國中生看電視動機

動機

比例(%

無聊、打發時間、消遣

72.4

喜歡節目/主持人/演員/來賓

24.6

資料來源:電研會(1997

從調查中得知,逃避和娛樂是青少年使用電視的主要動機,因此青少年喜愛的節目類型偏好,多為「戲劇、影片類」、「綜藝類」、和「卡通類」。 

四、哪些頻道與節目抓得住青少年觀眾

青少年看電視的動機是以娛樂、逃避佔大多數,是否意味著提供娛樂性高的節目或頻道,就能吸引較多青少年觀眾的注意?

(一)頻道

表三是200145月份頻道收視率的排名。在整體觀眾的收視率分析中,收視排行第一的頻道是走本土路線的民視,其次依序為中視、華視、台視、三立台灣台,以及新聞專業頻道TVBSN等等。

青少年族群最支持的頻道,依序為中視、華視、民視、台視、三立台灣台、三立都會、衛視中文台、TVBSG等頻道,其中仍以無線電視台較能吸引青少年。走本主路線的民視雖然在整體收視群中奪得收視率第一,且高達1.59,但在青少年族群中收視僅居第四,收視率只有0.89

將兩個收視族群相比較可以發現,青少年常看的幾乎都是以娛樂見長的頻道,比如無線電視台以綜藝節目、戲劇見長、TVBSG與三立都會台以娛樂新聞為主等等,而在青少年族群分析中,頻道排名前十二名,有二個是電影頻道,卻沒有任何新聞專業頻道入榜。

表三:頻道排名

排名

頻道

青少年族群

頻道

整體收視群

1

中視

1.46

民視

1.59

2

華視

1.19

中視

1.51

3

台視

0.94

華視

1.13

4

民視

0.89

台視

1.11

5

三立台灣台

0.34

三立台灣台

0.59

6

三立都會

0.31

TVBSN

0.33

7

衛視中文

0.28

TVBS

0.29

8

TVBSG

0.25

八大綜藝

0.28

9

八大都會

0.25

衛視中文

0.27

10

東森電影

0.25

八大都會

0.23

11

八大劇TV

0.20

三立都會

0.22

12

緯來電影

0.20

八大劇TV

0.22

資料來源:AC Nielsen

資料期間:200141日至531

而在整體收視群頻道排名中,有TVBSN、東森新聞兩個新聞專業頻道,以及兩個電影頻道進榜,以娛樂新聞吸引青少年族群的TVBSG、三立都會台,卻沒有擠進前十二名。

由這兩個收視族群的比較發現,提供娛樂節目的頻道確實較能吸引青少年觀眾的注意,而新聞專業頻道就不受青少年青睞。 

(二)節目

如果青少年喜歡提供娛樂的頻道,是否也表示娛樂節目就受到歡迎?表四是以節目單集最高收視率為基礎,進行4月至5月個節目的排名。結果發現青少年族群中,以「流星花園」、「情深深雨濛濛」、「麻辣鮮師」、「歡喜玉玲龍」、「名偵探柯南」等節目最受歡迎。在青少年族群喜歡的前15個節目中,有5個是戲劇節目、5個是綜藝節目、4個是卡通,只有1個是新聞報導節目。

表四:節目收視率排名

排名

青少年族群

整體收視族群

節目名稱

單集最高收視率

節目名稱

單集最高收視率

1

流星花園(戲劇)

10.1

飛龍在天(戲劇)

8.84

2

情深深雨濛濛(戲劇)

10.0

情深深雨濛濛(戲劇)

7.95

3

麻辣鮮師(戲劇)

8.62

歡喜玉玲龍(綜藝)

7.09

4

歡喜玉玲龍(綜藝)

7.93

親戚不計較(戲劇)

6.36

5

名偵探柯南(卡通)華視

7.35

綜藝有樂町(綜藝)

6.29

6

周日八點黨(綜藝)

7.13

中全球新聞(新聞)

5.67

7

獵人(卡通)

7.08

周日八點黨(綜藝)

5.66

8

哆啦A夢(卡通)

6.30

飛龍在天週日(戲劇)

5.66

9

上錯花轎嫁對郎(戲劇)

6.06

上錯花轎嫁對郎(戲劇)

5.43

10

綜藝旗艦(綜藝)

5.59

哆啦A夢(卡通)

5.27

11

旗開得勝-少年兵團(綜藝)

5.34

流星花園(戲劇)

5.23

12

卡通流星花園(卡通)

5.25

民視重要新聞(新聞)

5.22

13

飛龍在天(戲劇)

4.95

人間劇大輪迴(戲劇)

4.96

14

我猜我猜猜猜(綜藝)

4.95

華視晚間新聞(新聞)

4.92

15

華晚間新聞(新聞)

4.93

麻辣鮮師(戲劇)

4.89

資料來源:AC Nielsen單集最高收視率節目排名

資料期間:200141日至531

 

整體收視族群中最受歡迎的節目是「飛龍在天」,其次依序為「情深深雨濛濛」、「歡喜玉玲龍」、「親戚不計較」、「綜藝有樂町」等節目。在前15名中,有8個是戲劇節目、3個是綜藝節目、2個新聞報導、1個卡通節目。

將青少年族群與整體收視族群相比較,戲劇都是最受歡迎的節目類型,相對地青少年對於卡通、綜藝類節目較為青睞,對新聞報導節目較不喜歡。

總括來說,主打青春偶像、搞笑娛樂等題材的節目,最能吸引青少年的目光。例如最受青少年族群喜愛的戲劇節目「流星花園」,就是集合青春偶像、輕鬆活潑的對白、有點搞笑的劇情,吸引青少年觀眾的目光。「流星花園」是改編自日本漫畫,由台灣演員演出,劇中角色姓名雖然沿用原著的日文名字,但內容、拍攝地點及大部分的對白,都經過中文化、本土化的處理,去除文化上的隔閡。

從觀眾輪廓來看,1019歲的國高中生,是「流星花園」最大的支持者,其次是2024歲的族群。除了25歲至34歲族群之外,「流星花園」的觀眾群支持度,與年齡呈現反比的趨勢,也就是年紀愈小越喜歡該劇。

表五:「流星花園」觀眾輪廓

流星花園

年齡層

收視率

All People

5.38

10-19

11.86

20-24

6.28

25-34

2.83

35-44

5.29

45-54

4.28

55-64

2.37

65歲以上

1.83

(資料期間:905月至6月)

此外,在青少年族群中排名第二、三名的節目,「情深深雨濛濛」、「麻辣鮮師」也是屬於偶像劇的路線,劇情、內容逗趣,以迎合青少年族群的口味。從節目觀眾輪廓來看,「麻辣鮮師」在1019歲年齡層的收視率明顯高出其他年齡層,相對地「情深深雨濛濛」除了有青少年支持之外,45歲以上的支持者也很多,顯示瓊瑤的戲劇在各個年齡層都擁有支持者。

在綜藝節目方面,「旗開得勝-少年兵團」很明顯地是受到年輕族群喜歡,其他年紀層支持者較少,特別是65歲以上人口,另一個節目「歡喜玉玲龍」則除了1019歲的觀眾十分突顯之外,其他年齡層的支持者也很多。至於走本土路線、穩居全頻道整體收視族群第1名的節目「飛龍在天」,雖然在青少年族群節目排名中有第13名的實力,不過其觀眾年齡層明顯偏高,支持度與年齡呈現正比的趨勢。

表六:節目觀眾輪廓

收視率

年齡層

情深深雨濛濛

麻辣鮮師

歡喜玉玲龍

旗開得勝

少年兵團

飛龍在天

All People

6.05

4.89

7.42

4.05

8.77

10-19

7.40

10.45

9.14

6.21

4.83

20-24

3.01

3.45

5.58

2.98

4.49

25-34

4.63

2.50

7.21

3.80

6.98

35-44

5.66

5.52

8.11

4.10

7.35

45-54

6.66

2.35

8.09

2.90

10.13

55-64

6.11

1.42

5.47

3.33

17.65

65歲以上

7.31

2.16

5.09

1.95

18.16

(資料期間:904月至5月) 

五、節目吸引青少年族群之成功因素

這些受青少年族群喜愛的節目,極大部份是針對青少年喜好而製作的節目,尤其是針對青少年崇拜偶像、喜愛輕鬆娛樂題材、無俚頭搞笑、易與同學朋友討論同一話題等特質,因此在節目中加入大量這一類的題材,以吸引青少年的注意。

(一)偶像

近年來媒體的蓬勃發展,美國影集、電影、日劇、韓劇的引進,促使青少年崇拜偶像的現象更行發燒。不少學者認為青少年崇拜偶像、追星的行為,主要導因於追求自我認同或儀式性的行為。電視節目製作人抓準了青少年這一項特質,在節目中安排大量偶像明星演出,並且舉辦各式宣傳造勢活動,吸引觀眾的注意,進而創造更高的收視率。 

(二)娛樂搞笑

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是在學的學生,或許因課業壓力大,因此輕鬆娛樂、無俚頭搞笑的節目,特別抓得住青少年觀眾,例如綜藝節目「歡喜玉玲龍」、「旗開得勝-少年兵團」;走喜劇路線的戲劇「流星花園」、「麻辣鮮師」,越是無俚頭搞笑就越得到青少年的青睞。不過,從節目觀眾輪廓分析來看,迎合青少年的節目,有可能不受高齡觀眾喜愛。

(三)哈日風潮

日劇、日本節目、日本藝人在台灣掀起哈日風潮,偶像魅力席捲青少年,台灣各家頻道除了直接引進當紅的日本節目播出之外,也開始在節目製作上模仿日本節目,例如「戀愛講義」節目形式仿自「上岡一言堂」;「旗開得勝-少年兵團」的單元「你要去哪裡」、「未成年的告白」,以及「週日八點檔」的「食字路口」,都是抄襲自日本綜藝節目「校園瘋神榜」。

除了綜藝節目外,戲劇節目也開始加入哈日的因子,例如「流星花園」改編自日本同名漫畫卡通、「麻辣鮮師」模仿自反町隆史與菜菜子主演的「麻辣教師GTO」。這兩個節目都非常受到在青少年觀眾的喜愛,甚至比正牌日劇播出時有更高的收視率,這可能是因為節目經過中文化處理,具有文化接近性,因此更能被青少年族群接受。

(四)求新求變

青少年接收新事物、新資訊的速度十分快速,特別是顛覆傳統、標新立異的流行資訊,容易在青少年族群中流傳,進而形成青少年次文化。電視節目內容也必須求新求變,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改版,才能捉住青少年的目光,也因為這樣不管是戲劇或綜藝節目,都不斷需要新人、新面孔、新的搞笑方式、新的噱頭,否則青少年觀眾很容易流失。

(五)運用同儕團體

青少年時期正是在情感上脫離家庭,轉而尋求同儕團體認同的時期,因此志趣相投、有共同話題的青少年,就會形成小團體,互相影響彼此的價值觀。有些節目就利用青少年的這項特質,在青少年族群中製造話題,例如「超級星期天」所舉辦的美少女選拔,在學生族群中掀起一股熱潮;數年前大哥大的廣告「小齊的選擇」,也曾在網路上引起熱烈的討論。此外,節目中主角或主持人的衣著打扮、口頭禪、劇中精采對白,極容易透過人際傳播成為青少年流行次文化,也容易帶動週邊產品成為熱門貨。

從節目觀眾輪廓及收視率來看,校園題材的節目,很容易被青少年接受,例如「流星花園」、「麻辣鮮師」等都是以校園為背景的戲劇節目。或許是因為校園的劇情與青少年的生活背景重疊,所以很容易成為青少年之相互討論的話題,進而引起共鳴。 

六、結論

本研究主要針對年齡層在1224歲的青少年,分析其收看電視的習慣,以及收看哪些頻道與節目。由於青少年正值由兒童期轉換至成人期的過度階段,其心理與行為具有特殊性,研究者後續將從心理學的角度,配合訪談等方式,更深入的探討青少年看電視的行為,以及流行次文化間的現象。 

(研發部彭玉賢/90.06.20

參考資料:

張淑綺(2000):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1997):青少年狀況調查報告。

行政院主計處(1999):少年身心狀況調查報告。

電研會(1997):台北市國中生收視行為調查報告。

蔡美瑛(1998):綜藝節目對塑造青少年次文化的影響。電視文會研究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0):八十九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Onlinehttp://www.dgbasey.gov.tw/census~n/Three/social89.htm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服務電話:02-2634-9122  公視網際網路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