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好萊塢,公眾資金為歐洲電影圓夢--探討英國、法國、德國、北歐發展經驗,以及各國公視所扮演的角色

研發部曹琬凌 2004/4

儘管好萊塢電影已經囊括全球超過八成的電影市場,歐洲電影卻仍舊是不少影迷的最愛。無論在法國、德國、甚至北歐等歐洲國家,藉由各國行之有年的基金補助制度,幫助導演實現了他們的創意夢想;而在英國,屬於公共廣播體系之第四頻道Channel4的大力相挺,也成功拓展了英國電影的國際能見度。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歐洲國家的公共電視,不僅在資金上提供電影工業發展的必要「養分」,更提供了歐洲電影文化深耕的「土壤」,使得歐洲成為足以與好萊塢電影抗衡的電影製片重心。

電影除了是文化的重要形式,也是資金密集的事業。當台灣的電影事業正處於映演場所萎縮、國片產量銳減的低迷時刻,歐洲國家發展經驗,或可作為國內電影未來發展之參考借鏡。以下就分別以英國、法國、德國以及北歐為例,探討公眾資金、電視相關政策與電影工業發展的相互依存關係。

一、英國電影工業的搖籃—CHANNEL 4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1994年,《今生的新娘》(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這部英國喜劇電影在美國引起了巨大迴響,英國電影自然風格衝擊了好萊塢,不僅打響了主角修•葛藍(Hugh Grant)的國際知名度,更使英國電影在國際上展露頭角,創下1億6千5百萬英鎊的國際票房紀錄。成功背後的推手,就是英國第四頻道Channel 4。

Channel 4成立於1982年,在執行長Jeremy Isaacs的支持下,一開台就成立了電影部門Film on 4,專責投資電影創作,20多年來,從鼓勵小成本、英國獨立製片的開始,到逐漸尋求跨國合製大步跨出國際,C4一直是英國電影工業一股重要的發展動力。

1985年《年少輕狂》(My Beautiful Laundrette)贏得愛丁堡影展最高榮譽,成為C4第一部贏得電影票房肯定的代表作。到90年代,更是佳作不斷,如《窗外有藍天》(Room with a View)、《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今生的新娘》(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等等作品,使英國電影成為足以挑戰好萊塢的力量。

1.C4:多元創作的平台

要了解一個電視頻道經營者,為什麼與英國電影發展有這樣深刻的關連,就必須先從C4成立的歷史開始談起。

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廣播電視制度,英國的廣播電視不論是商業電視台或非商業電視台,都是涵蓋在其公共廣播電視服務的體系之下。在C4成立之前,已經有BBC1、BBC2與商業電視台ITV。究竟第四家無線電視台該如何定位?經過討論,1977年安南委員會(The Annan Committee)成立並發表報告,為第四頻道定調。安南委員會特別強調「多元化」,指出公共服務廣播的精神,除了是要為社會提供「娛樂、資訊、教育」之外,也應肩負「充實」(enrichment)的責任。並建議成立一個開放廣播實體(Open Broadcasting Authority,OBA),作為獨立製作人以及ITV播映節目的發行平台,特別鼓勵創新(say something new in new ways)。

C4於1982年開播,可以說是英國社會對於多元化要求的一種積極回應。其節目政策開宗明義指出,第四頻道意在為未嘗試過、新鮮的電視節目提供實驗的場所,為新人、新才華、新點子提供孕育的溫床,並讓這些新血與創意,能擁有彼此交流、互相激盪的管道。直到現在它的主要節目策略還是多元、創新、挑戰傳統,並且以「Doit First」、「Make Trouble」、「Inspire Change」為使命。

為了確保這樣的使命不受商業機制的擠壓,C4成立之初是由ITV提供經費,並由ITV經營其廣告時段,所得作為回饋。也就是,C4成為一種「商業+公共」的形態,雖然播放廣告,卻是不折不扣的公共服務廣播機構。C4作為一個節目播送平台,在1986年之前,它的節目43%來自獨立製作人,39%來自ITV、及ITN(ITV News),18%來自於電影劇情片。不過,正因為附屬於ITV架構之下的角色,使得C4必須面對加強以ITV作為節目片源(降低獨立製片)的壓力,這也使C4內部爭取獨自經營廣告時段的論戰興起。

1986年皮爾卡委員會(The Peacock Committee)建議,C4應有權決定是否自行經營廣告時段,並可不再仰賴ITV之經費支援,然而其提供互補性服務的角色並不因此更改。

經過多次董事會折衝,終於在1990年英國廣電法修正中,確認C4獨立地位,從1993年起,C4正式成為法定公司(a statutory corporration),開始自行經營廣告時段,跨向獨立經營之路。

作為公共服務廣播機構,它的經費雖全由商業廣告而來,但卻不像商業機制必須追求最大利潤,而是將所得儘可能用於節目投資。

相當特別的是,C4完全沒有自製節目,連新聞時段都交由ITN(ITV於1955年成立的新聞機構)在一定的規範下製播,包括七點晚間新聞、午間新聞、以及每週青少年塊狀新聞「第一手消息」(First Edition),都是由ITN提供[1]。在節目方面,也全部經由委製,與全英國超過300個獨立製作人合作。為了發掘新秀、鼓勵多元創意,C4還特別將30%的節目資源,投資在倫敦以外的製作公司。

2.Film Four:英國電影的動力火車

Channel 4對於英國電影工業的發展,影響深遠。回溯到1982年開台起,在首任執行長Jeremy Isaacs的支持下,C4成立電影部門Film on 4,以獎勵英國原創、小成本製片、實驗創新、發掘新人為目標,並在1990年代中期綻放異彩。受到《今生的新娘》(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成功打下國際市場的激勵,C4投資電影愈見積極,1995年提升到一年1千6百萬英鎊,是剛成立時期的兩倍多,並且在1998年成立英國獨立電影公司Film Four Ltd,以每年3千2百萬的預算、加倍的經費,正式進軍電影工業。此時,Film Four燃起雄心壯志,不再只限於獎勵小成本製片,而企圖一年投資8-10部的大成本製作,並且開始國際合製計畫。

沒想到,增加投資並不是成功的保證,從1999年推出一部英國票房成功的《東方就是東方》(East is East)後,連續三年都沒有叫座作品。在2000年虧損3百萬英鎊、2001年虧損5百40萬英鎊,不堪連年虧損,C4終於在2002年7月結束了獨立電影公司Film Four Ltd,發片行銷業務中止。

雖然這樣的決定,讓英國電影界大感痛心,但也讓C4回歸原點,重新找回當年始初的承諾,繼續投資小成本的英國原創,而不是在國際市場與好萊塢「大哥」共同競技。

歷經如此大起大落,Film Four回歸頻道母體,以每年1千萬英鎊的經費,繼續為英國電影的未來撒種。以下就以不同發展階段,詳述Film Four的起落歷程:

1982年11月:Film on 4成立,由執行長Jeremy Isaacs 任命David Rose掌舵。Mr. Rose說,C4將不只要投資在電視播放的劇情片,更要儘可能打進大螢幕電影市場。這個論調在當年幾乎未曾聽聞,而第一年Film on 4就投資了6百萬英鎊,拍攝20部電影,平均每部預算30萬英鎊。

1985年:《年少輕狂》(My Beautiful Laundrette)贏得愛丁堡影展最高榮譽,也是Film on 4第一部成功打下大螢幕電影票房的作品。

1990年3月:Mr.Rose在帶領Film on 4七年半後退休,這期間,總共拍攝了包括《窗外有藍天》(Room with a View)、《不羈的少女》(Wish You Were Here)等160部影片。

1990年10月:David Aukin從National Theatre執行經理的職位,進入C4,接掌C4戲劇部門,同時督導Film on 4。

1993年3月:推出三部奧斯卡入圍影片,包括《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此情可問天》(Howards End)、《烈火情人》(Damage)。稍後,又有《Naked》、《Raining Stones》入圍坎城影展。此時,Film on 4一年投資電影上的預算約9百萬英鎊,平均一部成本2百萬英鎊的電影,C4投資40%約80萬英鎊。

1994年:《今生的新娘》(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票房橫掃全球,淨賺1億6千5百萬英鎊,足足是拍片預算的四倍,雖然C4只投資了該片預算的15%(總預算4百萬英鎊,C4投資60萬英鎊),卻也因此回收4百萬英鎊,成為典型「小投資、立大功」的案例。

1995年5月:《今生的新娘》(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的成功,促使C4大幅提升Film on 4的預算到一年1千6百萬英鎊。

1996年:屬於電影投資大躍進的一年,共有20部電影開拍,並且有多部電影成就斐然,如《猜火車》(Transporting)榮獲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以及李安導演執導的《理性與感性》(Sense and Sensibility)也得到不少獎項提名。

1997年7月:C4新執行長Michael Jackson就任,承諾將擴大電影投資。

1998年4月:執行長 Jackson宣佈成立獨立電影公司FilmFour Ltd,C4一年電影投資預算加倍提升到3千2百萬英鎊,除了小成本製片之外,更包括8-10部高成本影片。

1999年:Filmfour獨資拍攝的電影《東方就是東方》(East is East)在英國上映成績不錯,以2百50萬英鎊製片成本,創下1千萬英鎊票房紀錄。

2000年5月:Filmfour與好萊塢片商Warner Bros簽訂三年合約,將共同以每部超過1千3百多萬英鎊製片成本,共同投資7部電影,而首部作品是改編自Sebastian Faulks的小說《戰地有心人》(Charlotte Gray)由Cate Blanchett(凱特布蘭琪)主演。

2002年2月:《戰地有心人》(Charlotte Gray)賣座勉強打平了該片1千5百萬英鎊投資,無助於紓解FilmFour惡化的財務情況。而自從《東方就是東方》(East is East)創下賣座佳績之後,Filmfour整整三年票房成績黯淡。

3.FilmFour調整步伐再出發

「這是英國電影黑暗的一天」在獨立電影公司Filmfour Ltd宣佈停業的那一天,《亂世浮生》(The Crying Game)製作人Stephen Woolley這樣地形容他心中的沈痛。當FilmFour2001年虧損從前年的3百萬英鎊,擴大到5百40萬英鎊,C4終於在2002年7月宣佈結束Filmfour電影公司,並且承認商業模式營運失敗。

該公司負責人Woodward說:「獨立製片在英國已經沒有單打獨鬥的空間,因為在上層市場,面對的是國際級的競爭,美國大片商是主要的競爭者,這也構成嚴重的市場進入障礙。」也就是說,C4承認這已經不是他們所玩得起的「遊戲」,所以決定資遣60名員工退出市場。

這樣事引起英國輿論界極大的震撼,《衛報》(The Guardian)就曾經以「一個時代的結束」為題,深入分析這對於英國電影工業的影響。

有電影界資深人士批評,C4為了5百萬英鎊虧損,甚至少數幾部影片的失敗,就放棄挑戰好萊塢的雄心,實在是眼光短淺。但大多數評論仍肯定Film Four對於英國電影工業轉型的巨大貢獻。甚至有人形容,如果沒有Filmfour在80年代後期、以及90年代的大力支持,就不會有今日的英國電影。

C4進軍電影市場有其時代背景,當時沒有幾部英國電影開拍,甚至更少的作品可以拍出來會賺錢。於是,C4以製作精緻好戲的精神,啟用演技精湛的電視演員,開始拍攝電視電影,為了電視播映,也嘗試電影院發行,一路走來,確實為英國電影披荊斬棘,闖出一片天。

走過了輝煌的80年代後期以及90年代,FilmFour不僅打響了英國電影的國際知名度,也為英國電影演員與製片團隊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因此,有分析指出,縱使FilmFour退出市場,也不代表英國電影會就此結束。

從1998年成立到2002年結束,Filmfour Ltd自製、合製、包括外購共計投資了60部影片。之前Film on 4階段的成功,已經成功吸引資金流入英國電影工業,例如「英國藝術管理委員會樂透基金」在20年沒有投資電影之後,於90年代重新挹注資金,而資金的流入,也刺激了密集的合製計畫,促進了英國電影工業的發展。而Filmfour Ltd以獨立電影公司的姿態出現,可以說是過去經驗的「集大成」,它接收了FilmFour International的國際行銷基礎,以及過去累積的發行能力。不過,一直拼不過競爭對手的是,背後沒有集團的「深口袋」提供資金奧援。

然而,一個時代的結束,也象徵著另一個時代的開始。FilmFour結束電影公司業務之後,回歸母體C4的商業營運單位Venture4旗下營運,雖然年預算從3千萬英鎊降低到1千萬英鎊,但仍不改變持續投資英國電影工業的堅持,只是焦點從「大成本、國際級計畫」,調整回「小成本、英國原創」,希望能複製最佳成功模式:《今生的新娘》(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拍片成本4百萬英鎊,C4投資只投資60萬英鎊,卻創下極大的效益。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FilmFour也繼續鼓勵英國短片創作計畫。成立於1999年的FilmFour Lab,以低成本獎勵創意短片拍攝,目的在刺激多元創意。在FilmFour Ltd結束營運之後,這個實驗部門並不裁撤,直到現在每年仍以50萬英鎊資助短片創作。

跨入多頻道的競爭年代,C4面臨著全新的挑戰。Film Four從1998年起就已經以付費電影頻道的形態,進入數位衛星BSkyB,以及有線電視NTL與Telewest數位平台,並且陸續又推出Film Four+1(與FilmFour播出節目表晚一小時的Time shifting排檔方式)以及Film Four Weekly(一週播映三部強檔電影,每天晚間8點、10點、以及午夜三個時段輪播)。這3個電影頻道套裝,以每月7英鎊接受觀眾訂閱。

此外,2001年C4也成立E4,主攻年輕族群市場,並在2003年又推出E+1(節目編排比E4頻道晚一個小時),加上前述3個電影頻道,目前C4家族已經有6個數位頻道,2005年還計畫推出More4頻道。

面對未來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最近已經傳出C4與C5計畫洽談合併的風聲,甚至傳媒大亨Sky集團也對C4虎視眈眈;但同樣的,也有人主張,將C4從公司制轉型成為信託基金,以確保它勇於實驗、創新、多元的特色,不會因商業市場變化的擠壓而變調。另一場論戰,已經在英國傳播輿論界展開。

二、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NC)與電視廣播責任制

從50年代法國新浪潮導演楚浮、侯麥,到80年代「新新浪潮」導演盧貝松,這些大師級的法國導演為影史上留下不少令人回味的經典。而近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法國浪漫狂想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更是叫好又叫座,不僅票房橫掃全球,又在各大影展上獲獎連連。是什麼力量上支撐著法國電影歷久彌新?必須從它的電影補助與保護機制談起。

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法國國家電影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e’matographie,CNC),從1948年起就藉由徵收公眾「電影稅」為發展法國電影工業之資金,並且在法令的規範下,電視業者也須負擔起資助電影事業,以及依規定比例播映法國電影的責任。

自40年代以來,法國電影票房就飽受美國電影威脅。也正因此,法國特別設置一個簡單的補助機制:只要觀眾買一張票,就抽一張票的稅做為電影補助金。而CNC的角色就是管理募集到的款項,並決定補助對象。

同時,法國也立法規定電視必須承擔起扶植本國影視工業發展的責任,無論商業或公共電視台都必須以15%的年度收益,投資在法國或歐洲的影片,並且一年須播映120小時的首播電影。而法國也是歐洲地區中,唯一有這樣法令規範的國家。

以法國商業電視台TF1為例,就承諾15%的年度收益投資在節目製作,並有2.5%投資在法國或歐洲電影作品。從1987年到1996年期間,TF1這方面的投資高達12億6千9百萬法郎。

法國付費頻道Canal+更是電影工業的最大「金主」,在1997年投資法國電影的金額達8億4千4百萬法廊。根據1995年CSA頒佈的命令,每年Canal+年度購片必須有20%是電影,其中60%是歐洲電影,其中45%的作品要能反映法國文化背景。

由德、法共同投資的ARTE藝術頻道,雖然不在立法管制的範圍內,但ARTE頻道也以3%的預算投資在電影製片,在1997年就資助21部法國電影的拍攝。

除了財務上的貢獻,法國法令也訂下一套上映的遊戲規則:電視有固定播映法國電影的比例,電影上片半年後發行VCD,一年後才可上有線電視,兩年後才上無線電視播映。

為了保護電影工業的發展,維護文化的主體性,法國可算是立法設計保護制度最完備的國家。電視台除了提供財務,也是電影播放重要管道。

三、德國邦聯基金與電視台協議制

從1967年聯邦電影法立法之後,德國也開始成立電影發展基金,它的形式是以德意志16個邦為基礎,分別成立基金,作為電影電視製作經費來源。1980年在柏林成立第一個Filmfernsehfonds Bayern,之後又陸續成立多個邦聯基金,而這些公眾基金又由國家級的FFA統籌管轄。

FFA轄下的各基金,是由民眾納稅而來的,與英國不同,它不是從一張張電影票來收取,而是從錄影帶販賣來扣繳。

1974年起,FFA與德國兩大公共電視台ARD與ZDF簽署協議,兩家公共電視台開始提供貢獻資金給德國電影工業,大約每年1千1百萬馬克,提撥為FFA的部份預算,協議每六年議定一次。在德國,因為憲法保障節目播映的自由,所以沒有任何明文規範,電視台該製作或播放多少的德國電影。不過,在「Agreement between the Lander on Broadcasting」協議中,也陳述了,所有電視頻道都必須製播很大比例德國或歐洲之自製、委製或合製節目。

除了公共電視台ARD與ZDF之外,其他商業電視台也分別以協議的方式,與FFA或是各邦聯基金簽訂回饋影視工業基金。例如,Pro7、Sat1、TM3、RTL2等頻道都投入一定比例經費,贊助這類影視工業發展基金。

至於播映規定方面,獲得聯邦基金獎勵拍攝的電影,必須在院線放映之後三年,才能在無線電視台播放(但是若是ZDF或ARD合製的電影在兩年半後可在合製頻道播放),錄影帶發行則在院線放映完六個月,付費電視頻道則在六到九個月後。

四、北歐國家經驗

瑞典、芬蘭、挪威等北歐國家也都有類似影視工業基金,作為扶植本國或歐洲電影發展的力量。1990年起更根據北歐會議(Nodic Council)的決定,由芬蘭、瑞典、冰島、挪威、丹麥等國的電影協會、電視台共同出資,成立「北歐國家影視基金」(The Nordic Film and Television Fund,NFTF),而這也是歐洲唯一跨國性的影視工業發展基金。

1.瑞典

當代電影大師柏格曼的故鄉瑞典,在1992年由電影界、電視台、以及其他影視業界共同成立「瑞典電影協會」(the Swedish Film Institute,SFI),統籌管理經由電影票房所得收取稅金而來的基金,由政府任命這個基金的管理委員會董事負責經營。除了資助電影拍攝,更負責保存國家電影歷史資產、歐洲之間節目交流、瑞典電影國際行銷、以及處理棘手的盜版問題。

瑞典兩家公共電視頻道STV1、STV2,以及商業無線電視台TV4都與SFI簽訂協議,提供SFI經費,同時他們也經費給「北歐國家影視基金」(NFTF)。

2.芬蘭

芬蘭在1969年成立了「芬蘭電影基金會」(Finnish Film Foundation,FFFSS),屬於官方任命、民間經營的性質。芬蘭的影視工業屬於教育部管轄,旗下的文化局負責提名該基金會的董事經營層。主要財源是以影視產品租售稅為主,在1994年6月起也納入了經由電影票收取的電影稅。

芬蘭公共YLE與商業電視台MTV都資助了「芬蘭電影基金會」,並且有積極的合製政策。以1995年為例,電視台就與基金會攜手合製了8部芬蘭電影。

值得一提的是,「芬蘭電影基金會」還協助保證電影製片取得銀行貸款,甚至補助超過5%利率的貸款負擔。

3. 「北歐國家影視基金」(The Nordic Film and Television Fund,NFTF)

除了各國分別採行電影基金補助制度,北歐會議(Nodic Council)更決議成立北歐跨國性的影視基金NFTF,包括丹麥DR TV、芬蘭YLE、冰島RUV、挪威NRK、瑞典SVT等公共電視台都是創始成員,與各國電影協會共同出資成立NFTF(又稱Nordic Film & TV Fond)。

1990-1995年初創期,該基金年度經費約6百萬歐元,由北歐會議、各國電影協會、以及各國公共電視台各負責三分之一。從1996年起,北歐各國的商業電視台也加入出資的行列。

NFTF統籌運作資金,也負責審核包括劇情片、短片、電視劇、以及紀錄片等拍片提案。其中又以目標青少年與兒童的作品,尤其是短片與紀錄片,列為最優先贊助對象,而基金會也負責將這類作品翻譯成北歐各國不同語言版本,並協助影片行銷。

評估是否有市場潛力,當然也是拍片計畫能否核准的審核方向之一,不過,拍攝主題並不限定在北歐,也不堅持要有各國的創意或技術人員配額。而劇情片方面,則要求至少要在兩個的北歐國家放映。

五、公眾基金成為歐洲電影工業的活水泉源

歐洲具有豐富歷史文化背景,而歐洲電影也表現出對於生命、對於個人存在的體認和反思。

好萊塢挾其經濟優勢,已經建立了一種資本主義的生產體系,世界各地都有他們的發行地,所以無論世界各地的戲院放的都是他們的電影。大成本製片、贏得全球票房、最後這筆錢又回到美國,進行下一批美國模式的量產。

在這樣的絕對優勢下,歐洲各國與之抗衡的心態是最明顯的,就是為爭取文化多元性,以及文化主體性。要實現這樣的理想,當然需要穩定的資金來源。在歐洲國家中,包括法國、希臘、冰島、義大利、挪威、瑞典等六個國家都有直接從電影票抽稅的電影稅,而德國也從影視產品販賣來抽稅,等於向公眾收取電影發展取補助金。

不過,也有人批評,美國人拍電影和經營電視台是「做生意」,而歐洲人拍電影和拍電視卻志在「傳播文化」。也就是,歐盟的電影產品只想輸出「文化」,而不想輸出「商業」。只是可惜的是,從歐洲電影市場的實際反應來看,歐洲人對他們本國的「文化電影」興趣並不大,反而願意自掏腰包去看美國人生產的「商業電影」。情形似乎陷入兩難,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假若沒有歐洲電影的堅持,好萊塢電影更將是觀眾的「唯一」選擇。

參考資料:

1.Peter Catterall(1999),The Making of Channe 4,London: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British History。

2.About Channel,available:http://www.channel4.com/about_c4.html

3.About ITN,available:http://www.itn.co.uk/history/index.shtml

4.Sean Clarke(2002),So long,and thanks for the memories,The Guardian,July 8。

5.Andrew Pulver(2002),End of an era,The Guardian,July 12。

6.John Plunkett(2002),FilmFour distribution arm closed,The Guardian,July 9。

7.Johnathan Plunkett(2002),FilmFour faces final cut,The Guardian,July 8。

8.Owen Gibson(2003),Channel 4 plans two more digital channels,The Guardian,April 24。

9.Jane Martinson and Dan Milmo(2004),Channel 4+5=lucrative opportunity,The Guardian,Feb.27。

10. Public Aid Mechanisms for the Film and the Audiovisual Industry in Europe(1999),VolumeI、VolumeII,Council of Europe。

11. 蔡明燁(2000),《媒體世界》,幼獅出版社。

--------------------------------------------------------------------------------

注釋:

[1] 不只C4新聞節目是由ITN提供,當1997年3月第五頻道Channel 5成立後,ITN也開始為C5製播快節奏的半點新聞,在下午5點半與7點半播出,此外,並提供午間半點新聞快報,與整點頭條。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服務電話:02-2634-9122  公視網際網路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