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電視環境收視調查

澳洲公共電視有兩大公共電視系統,一是SBS(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主要是服務澳洲的多種族。由於澳洲大陸吸引全球新移民,為了使這些新移民能夠盡快了解澳洲環境,並且一解鄉愁,SBS以不同語言播出節目,這樣因為特殊目的而成立的公共電視,一般人並不會重視它收視率的高低。本研究所要探討的是澳洲另一個公共電視ABC(Australia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澳洲的廣播事業早在1923年就成形,1928年成立澳洲廣播公司(The Australia Broadcasting Company),直到1983年的澳廣法案中,將Company公司型態,改為法人資格的Corporation,這就是我們目前所稱的ABC。由此可知,ABC的歷史悠久,如果在深究澳洲廣播電視的發展史,更可見得澳洲廣播可以說是最為人羨慕的一種公共廣播制度。政府負擔大部分的經費,以及立法保障和獨立自主的運作,ABC的服務以及節目品質頗得澳洲人的口碑。但是近日CH9商業電視台成立與之競爭,ABC面臨相當大的挑戰。

ABC在收視調查研究,問卷設計由研究發展部門的三位資深研究員設計,然後委外執行,ABC有幾種蒐集收視率的結果。

一、量化的收視調查

目前在澳洲有兩家主要從事收視率調查研究的單位。一家是跨國企業AC Nielsen,另一家是澳洲的收視率調查公司Roy Morgan Research. 

(一)收視率調查公司

1.AC Nielsen

從1991年開始,AC Nielsen引進People Meter,開始針對澳洲地區進行收視率的測試。目前的樣本數為3900個,其中2200個樣本數,集中在澳洲的五大城市,包括布里斯班(400個)、雪梨(500個)、墨爾本(500個)、阿德萊德(400個)、以及博士市(400個)。

另外1700個樣本數,則是分布在北新南威爾斯、南新南威爾斯、昆士蘭、維多利亞、塔斯梅尼亞島等五個地區。

正如同台灣傳播業界普遍對於AC Nielsen 調查情況的不滿,ABC 去年的8月17日,也同樣的發表過一篇聲明表示,AC Nielsen 所選取的樣本,也僅能代表部分地區的意見,並不能反映真正的收視情況。如果住在澳洲西部、南部、東部的海邊(開發及經濟程度不如前述施測的地區),就不可能選入受測的樣本。

澳洲AC Nielsen則表示,在美國多種族(黑人、西班牙人、猶太人)以及貧民者,都是一群無法測知收視情況的對象。在澳洲,比較沒有這樣的問題,因為社會結構的同質性較高,但是年輕流動力高的家庭、高社經地位的家庭,則難以測量實際的收視行為。

2.Roy Morgan Research

一般我們所熟知的Morgan Gullup Poll 就是由Roy Morgan在1941年所創立的。這是澳洲ABC相當倚重的收視調查資料,因為Roy Morgan Research提供閱聽人使用網路、平面媒體、廣播、電視等使用情形的調查。因為媒體的使用通常會有互斥性(一般而言,上網時就無法看電視,聽廣播可能無法看電視),唯有綜觀閱聽人所有媒體的情況,才有助於節目時段的編排、以及喜歡節目的類型。

Roy Morgan Research的研究中每年以面訪方式,訪問十四歲以上的民眾,樣本數高達六萬個(包括海外),準確度相當高。

研究中除了可以提供各電視台的市場佔有率(market share)、觸達率(reach)、觀眾流動(Audience Flow)、節目排檔(Program Scheduling)等,這些和AC Nielsen也能提供的資訊之外,還可以得到更多關於觀眾使用媒體行為和態度的描述,也就是行為分析,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面訪」可以得到較多接近「質」方面的內容。

(二)網路投票

在眾多的調查中,只有一種調查方式是ABC自行設計問卷、自行執行再利用SPSS軟體進行分析,那就是利用ABC ON LINE 進行網路投票,作為另一種收視率調查的依據。將問卷放在網路上而這種方法有幾個好處,第一成本低廉,利用網路回溯,是觀眾自己付電話費,而且不是ABC的主動調查;第二不受時間及空間的因素限制,隨時可以接收觀眾意見;第三觀賞ABC的觀眾,就是ABC的目標收視群,許多澳洲地區研究調查中顯示,收視率和欣賞指數、滿意度有正相關,換言之,會看某一個頻道或是某一個節目,基本上都是喜歡這個頻道或是節目,因此,在作節目質的分析時,通常可以獲得較高的評價;第四可以附加圖片、聲音、CF檔案,如果伺服器的容量夠大,傳輸夠穩定,線上播映更可以不受時間因素的限制。

不過,網路投票也有缺點,包括第一年齡上的限制,年齡太小或是年紀太高的人,並不是網路的主要使用群,因此,這個部分的樣本累積偏低;第二網路的使用意味著社經地位的表徵,也就是說,必須在一定的知識水準以及經濟基礎之上,才會使用電腦、網路,在網路不普及的地區、以及社經地位偏低者的觀眾收視情況便無法測知,也就是說,只能針對「網路使用者」這個同質性高的族群調查,無法全面推估母體;第三樣本數較小,恐無法推估,調查單位是被動的接受觀眾投票結果,並非主動調查。希望觀眾主動回饋,除非有很強烈的誘因,或是非常精采的節目,否則很難吸引觀眾主動上網投票,同時,並非所有的節目均能吸引觀眾投票,換言之,只可能針對特定的節目進行投票。而ABC曾經利用網路投票回收6000個樣本,不過只針對重點節目調查。

二、質化的研究

(一)ABC 的年度調查

ABC每年進行一次年度調查,以測知觀眾對於ABC服務的滿意度。所謂的ABC的服務,包括廣播、電視以及網路。樣本涵蓋整個澳洲,樣本數至少有1200個。問卷的內容有三個層面,第一節目內容方面,包括最受歡迎節目之排名(top of 100)、觀眾欣賞度(audience appreciation)、新聞獨立性(news independent)、客觀性及公正性、觀眾滿意度(viewer satisfaction)、創意等;第二節目編排方面,則著重各時段、各年齡分層市場佔有率(share)之研究、觸及率、節目類型的喜好;第三認知部分,包括ABC總體服務、形象的評分、影響性、動機、資訊知識取得的豐富度。

(二)Qscore

由ADA(David Castran)單位執行,這是ABC針對特定節目,類似我們設定的重點節目,進行委外研究,問卷的設計和美國的TVQ非常接近,在此不再贅述。

三、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ABS)

從上述所有的研究中,有一個面向是所有調查研究都沒有觸及的範圍,包括每年一次的ABC國內調查都沒有涵蓋,那就是國民生活(lifestyle)型態的調查。這很類似台灣主計處所公佈的資料,不過澳洲方面對於國民生活型態調查的官方統計,比台灣來得精緻許多。成立於1975年的ABS(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也接收民間企業的委託,執行研究,甚至將研究執行的經費都公佈在網路上,也因此ABC常常利用ABS龐大的資料庫作次級資料的分析。從ABS去年所公佈的年報來看,研究的題材非常廣泛。在傳播方面的研究包括資訊自由(Freedom of Information)、公眾對藝術之態度(Public Attitudes to the Art)、廣告行銷調查(Advertising and Market Research),在國民生活調查方面,則包括時間運用(Time use Survey)、澳洲社會趨勢(Australian Social Trends)、家戶人口普查(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Housing,每年均有執行)、年齡與職業調查(Aging and Careers Survey)。

四、小結

由於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龐大的研究體系,使得ABC利用次級資料作分析,節省大筆的研究經費,是值得學習的。換言之,向主計處或廣電基金購買符合本會的資料,亦有助於了解觀眾收視習慣與輪廓。

另一項也是本會值得參考的,就是「網路投票」。從本會購買的許多研究資料都顯示,公視的收視觀眾和習慣上網的人口結構有相當大的重疊性。因此可以較精確的掌握公視主要觀眾的收視習慣及品味。雖然利用網路調查在「執行」的層面成本較低,但是龐大存取資料庫系統、資料處理、資料的研判都必須由會內人員自行處理,軟硬體的建置上的成本,是一筆不小的成本。

(研發部 胡心平作) 

參考網站:

澳洲調查局http://www.abs.gov.au/

澳洲AC Nielsen公司http://www.acnielsen.com.au/

澳洲Roy Morgan收視調查公司http://www.roymorgan.com.au/

澳洲公共電視http://www.abc.net.au/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服務電話:02-2634-9122  公視網際網路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