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哪裡?記BBC如何創造一齣較好又叫座的連續劇

公共電視到底該如何看待收視率,一直是個充滿矛盾的問題。太過強調收視率,似乎跟需要靠收視率賣廣告的商業電視台來說沒什麼兩樣,但若過於自命清高,做出的節目無法引起觀眾共鳴,似乎又失去了公共電視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在英國,儘管BBC穩坐電視界的龍頭老大,也一樣面對收視壓力的問題。如果要舉一個例子來說明BBC如何面對這樣的壓力,又如何在公視精神與市場需要間取得平衡,「東城故事」(East Enders)這齣在英國上演了十五年,且屢獲大獎的肥皂劇,就是最好的例子。

事實上,BBC製作肥皂劇是有爭議的。因為市面上其他頻道已經不乏這樣的節目類型。而且肥皂劇一直以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八卦的,打發時間的,娛樂的,這跟BBC的精神似乎並不一致。不過,八○年代初期,BBC晚間黃金時段的收視低迷不振,只有ITV的一半多一點點。當時的總經理麥可•葛雷德(Michael Grade)認為,BBC的收視比不上ITV,是因為ITV當時一連在晚間播了幾齣賣座的連續劇,把晚間觀眾全都搶走了。BBC缺乏同樣類型的節目,自然難以競爭。

但是,製作連續劇雖然可以攫取較高的收視率,但相對的投資也大。而且,既然ITV已經演過那麼多齣連續劇了,觀眾會對類似的題材有多大的興趣呢?這樣的投資,對BBC的帳面或聲譽來說,風險都是相當大的。為了謹慎起見,BBC在1984年做了一份民意調查,詢問觀眾是否願意收看一齣新的連續劇。結果表示願意的的人雖然佔了多數,但比率並不突出,大多數人對此並沒有太大的意見。而BBC製作連續劇的經驗也不算豐富。七○年代時,BBC曾做過兩齣連續劇,「The Brothers」和「Angels」。但這兩齣都沒有連演一年以上,製作長期連續劇的經驗得回溯到六○年代的Compact(1962-5),United(1965-7),以及Newcomers(1965-9),而其中只有Compact的收視還不錯。

曾經製作「Angels」的茱莉亞•史密斯(Julia Smith)和東尼•賀蘭(Tony Holland),被指派製作這齣新的連續劇。他們當然知道自己背負的是為BBC搶攻收視群的重責大任,但是他們決定秉持BBC一貫的節目製作精神,盡量以平常心看待收視率這回事。東尼•賀蘭就說:「沒有人強迫我們的收視率一定要拿第一或第二,有兩千三百萬觀眾收看,我們只是被委託製作一個長六十分鐘的節目」茱莉亞•史密斯則表示:「麥可•葛雷德來了之後或許想在收視率上有所表現,不過基本上那不是BBC做事的方式我們不認為這個節目和我們所做的其他節目有何不同。我們的態度是一樣的。」

BBC在這個時候決定做連續劇並非僅著眼於該劇本身會贏得多少收視率而已。事實上,連續劇對電視台來說一直具有某種象徵性意義。它會為一家電視台帶來一群忠實觀眾,長久下來甚至會影響觀眾對這家電視台的看法。當時BBC的形象整體來說是偏向中產階級的,BBC也希望藉由這齣連續劇來扭轉它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

雖然麥可•葛雷德一直否認「東城故事」的主要目的是迎合、取悅觀眾,以換取BBC的生存,好繼續去做其他較嚴肅、較無收視率的節目。但八○年代中期,英國有線電視慢慢普及,BBC的收視開始大幅下滑,因此,有人對BBC是否應繼續徵收電視執照費提出質疑。一九八六年,皮卡克委員會(Peacock Committee)提出了一份報告,強力主張將BBC民營化,然而在許多支持公共電視的學者眼中,皮卡克報告要取消執照費的作法,終將會扼殺BBC。因此,一九八五年二月推出的「東城故事」,不能不說是BBC扭轉頹勢,救亡圖存的一著險棋。

故事場景設計

為了重新回到競爭激烈的連續劇收視戰場,BBC十分謹慎。挑選故事發生的地點尤其重要,因為這是故事的主軸,一旦故事開始,就難以再任意更動。茱莉亞•史密斯和東尼•賀蘭對於倫敦東區藍領階層的生活非常感興趣。原因之一是他們都是倫敦人,而且倫敦的歷史感和多種族移民群集的背景,也可以使劇中的角色多元化。

不過,總部位於倫敦的BBC,本來就給人與過於偏重倫敦的印象,這齣政策性的旗艦劇再把故事地點放在倫敦是否合適呢?為此,BBC的研究部門特別發出一份問卷,調查觀眾對該劇地點的偏好。結果發現,最受歡迎的地點是曼徹斯特,倫敦緊追在後居次,第三是伯明罕。不過南方人最不喜歡曼徹斯特,而中部人最討厭伯明罕,倫敦則在全國各地都沒有引起極端的反感。故事發生在勞工社區則較中產階級社區來得受歡迎,混合型的社區則是最不被觀眾接受的。這樣的調查結果也符合了茱莉亞•史密斯和東尼•賀蘭原先對故事發生地點的構想:倫敦東區的藍領階級社區。而他們也認為,將當前的社會議題編入劇中,將是使該劇受歡迎的不二法門。他們決定以寫實的手法,將同性戀、強暴、失業、種族歧視和未婚媽媽等問題寫入劇本中。此外,連續劇過去的基本觀眾以婦女和老人為主,「東城故事」為了擴大觀眾群,以增加收視率,特別加入許多年輕的主角,希望吸引年輕人收看。

茱莉亞•史密斯對於她的目標觀眾有相當清楚的概念。她說,「我訴求的對象不是BBC傳統的中產階級觀眾。上班族回家的時間通常沒那麼早,我的觀眾是那些在喝茶時間看電視,或在去酒吧玩賓果之前看電視的勞工階級。連續劇在傳統上吸引的是女性觀眾,但我們必須記得,男性也看連續劇-即使他們不承認。我在劇中安排了至少五個青少年角色,以期增加年輕觀眾。」

在故事形成的階段,觀眾研究扮演了相當的角色。 BBC研究部門將製作人設計出的人物背景和敘述簡化,於1984年二月和三月,分別在倫敦和曼徹斯特進行焦點團體的測試,看觀眾對於一個新的連續劇有什麼樣的期望。測試結果和一般人的常識並無太大出入,大部分人都希望角色寫實,劇情合理而生活化。對角色和故事場景的熟悉度也是決定觀眾是否喜歡該劇的要素之一。此外,觀眾也希望該劇能承襲BBC一貫的高製作水準,並將社會議題融入劇情。基本上來說,這份調查結果和製作人原先的構想出入不大,因此很難判定製作人受了這份報告的多大影響。也有人認為,製作人在採用報告結果時,只選用那些與自己原先直覺相符的部分而已。麥可•葛雷德也表示,他們不是完全照調查結果來編劇,這份調查的目的一半是為了驗證一下製作人的直覺是否正確,一半也是看看觀眾的意見和製作小組有無嚴重出入之處,好在製作初期就能及時調整。

節目排檔與收視率

在接近一年的積極籌畫之後,「東城故事」終於在一九八五年二月十九日晚上七點正式推出。它的收視率並非一開始就很好,不過在當年秋天的時候,它的收視率已經遠超過BBC當初的預期。BBC的研究部門對收視率嚴密的監控,並輔以收視質調查,以了解觀眾對劇情的真正反應。結果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收視模式:收視人口在戲開播三週之後,會有下降的現象,而回復到「東城故事」尚未開播前的七百萬人(ITV當時有一千三百萬人),這是因為新鮮感已經消失了,不過欣賞指數(Appreciation Indices)卻持續穩定地增加,剛開播時只有58分,到八月底時已達到80分,比英國肥皂劇的平均分數要高出十分之多。雖然看起來「東城故事」在收視率上並未告捷,但優異的收視質分數卻顯示有一群忠實的觀眾在收看這個節目,後勢應是被看好的。

其實,「東城故事」後來在收視率上的成功,節目表的編排功不可沒。原本來自倫敦週末電視的麥可˙葛雷德,以擅於編排節目表在業界著稱。他一來就發現BBC 的節目編排缺乏重點,尤其是在晚間比較早的時段。雖然由於遙控器的發達,希望由上一個節目承繼(inheritance)觀眾到下一節目的概念似乎已經過時了,但麥可˙葛雷德認為「套裝」(package)仍是一個可以增加整體觀眾數量的方式。

「如果你在『東城故事』之後放一些好節目,觀眾會將它視為一套節目。他們會說:『好,我七點到九點會看BBC,然後就轉到ITV看他們的戲劇。』他們會看一套節目,而其中有一顆真正吸引他們的寶石。這就是套裝節目的概念,但寶石旁邊的東西都得放對才行。」

一開始葛雷德將「東城故事」放到七點,和ITV當紅的肥皂劇「Emmerdale Farm」對打,此舉引起了學者的抨擊,而收視率也沒討得便宜。於是在1985年九月,葛雷德將「東城故事」調到七點半,結果在1986年二、三月間,收視人口就高達兩千三百萬人。除了「東城故事」本身的因素之外,當時另一齣在英國上映,膾炙人口的肥皂劇「朱門恩怨」(Dallas)正好下檔,可能也是原因之一。除了收視率創下高峰外,欣賞指數也繼續攀高,86年初的平均欣賞指數高達85分。而針對收視人口的分析顯示,這齣劇真正做到了老少咸宜,收視年齡層分布之廣,前所未見,就連以往肥皂劇較難觸達的青少年也在收看這齣戲。

製作人與觀眾研究

「東城故事」整個的發想過程中可以說處處考量到觀眾。這個節目製播的目的,就是要為BBC的晚間增加觀眾;因此從劇情發生的地點和場景、角色分配、宣傳和排檔,主題和腳本等,都針對目標觀眾群作研究測試,依觀眾的喜好來設定,希望能吸引觀眾持續收看。在這齣劇的製作過程中觀眾研究角色之重要,在英國也是前所未見的。

研究部門不斷的提供資料給製作人和編劇,當然使製作單位承受不少壓力,但他們卻也認為,節目的方向和他們原先的構想並無太大差別。

東尼˙賀蘭:我們一直這麼說,「憑你的直覺做事。」我們一直這麼做,「你原本打算怎麼做呢?」我們所做的都是兩年前原本就要做的事,現在還是一樣。我們堅持我們原來的想法。

不過這並不是說製作人對觀眾反應漠不關心,東尼認為收視率對他們沒什麼幫助,因為節目早在幾個星期前就錄好,收視數字不過是後見之明。他倒比較喜歡用比較個人且主觀的方式來決定節目的內容。

東尼˙賀蘭:老實說,我們對收視率是戒慎恐懼。一想到有一半人口在看那一集就讓人覺得恐怖。雖然我們很緊張,每週都衝去看收視率-至少我是-但這不過是抽樣調查而已,感覺很不實在。我每天都買八卦小報,因為我的觀眾讀它們,我想知道他們讀些什麼。我想知道他們怎麼稱呼佛姬的,我的腳本需要像活脫脫來自大街小巷的。我寧願自己做自己的觀眾研究,茱莉亞也在做同樣的事我寧願在酒吧裡聽到有人問,「安吉要怎麼報仇呢,湯尼?」我可以從某個喝茶的小姐或某個在走廊上閒晃的人那兒得到靈感。

「東城故事」為什麼會這麼成功,是很多人都想解開的謎題。不過史密斯和賀蘭卻認為,分析他們成功的原因會影響他們創作的自主性。

茱麗亞˙史密斯:沒什麼好說的。要說什麼呢?這是個小小的每個星期播兩次的連續劇,耗費了大量心血製作的,一個小時的電視節目,用來娛樂大眾,不過如此學者有什麼好寫的?我們的想法再簡單不過了。我們憑著我們的直覺做事,就是那樣。沒什麼高深的學問在裡面。

節目製作人對收視率或收視研究的看法似乎是非常複雜且矛盾的。一方面他們自己可以親身去了解「來自街頭的真正想法」,然而在另一方面,對於觀眾研究裡面呈現的,一般媒體上刊載的,以及觀眾來信裡寫著的訊息,卻被刻意的忽視或懷疑。當然,這些資料也不是說不容質疑,但光憑個人主觀的印象或直覺,似乎也不怎麼恰當。

根據菲利浦˙艾略特(Philip Elliott)的觀察,要製作一個受歡迎的電視節目,關鍵在於能夠了解與自己截然不同的那個觀眾群。由於和潛在觀眾缺乏直接且長期的接觸,節目製作人會把自己和他的同事們當作節目的觀眾,來設想觀眾的想法。但這些多流於臆測,雖然是最直接、最原始的訊息,但卻難以博得電視台老闆的信任。

電視台對節目製作人施加的壓力非常大,尤其製作像「東城故事」這樣高成本且廣受歡迎的戲劇,神經更是隨時緊繃著的,因為幾乎不容許出一點錯。即使收視率處於高檔,還是會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滑,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會下滑。製作這樣的節目要注意的事實在太多了,觀眾只是其中的一環而已。而且照理說,在公共電視這樣的機構裡,應該有更多創作的空間才對。茱麗亞˙史密斯就說:

我絕對相信要是沒有BBC就沒有這個節目。因為只有BBC才會讓兩個節目製作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算失敗也在所不惜除了BBC沒人做得到,沒人可以這樣的保護我們。

電視台希望自己龐大的投資能有可預見的戰果,因此希望以嚴謹的研究幫助節目製作,但製作人卻認為自己的專業和直覺,以及一個放任這種專業和直覺的環境,才是節目成功的因素。幸好在「東城故事」的案例中,觀眾研究結果和製作人的想法沒有太大的差別,否則其間的矛盾與衝突將是可以預見的。

是媚俗還是雅俗共賞

其實「東城故事」的大眾化訴求,和公共電視原本的「提昇大眾品味」的宗旨似乎有些距離,東尼˙賀蘭也知道他們做的節目蠻商業化的,不論是腳本的寫作模式或促銷方法都和其他商業頻道的做法沒有太大的差別。麥可˙葛雷德認為,公共服務和廣受歡迎應該是不衝突的,BBC不應該只為高層次的文化菁英服務。勞工階級和教育程度不高的國民,也應該享受有品質的節目。當然,他們否認「東城故事」是為了搶收視率的媚俗之作,他們不會為了收視率犧牲節目品質。他們認為「東城故事」是因為題材訴求老少咸宜,再加上節目品質好,才能有今天的成績。

BBC的戲劇總監瓊納生˙鮑威爾(Jonathan Powell)就表示,「東城故事」的大受歡迎對BBC整體的形象的確有很大的幫助,也為其他節目帶來了收視人潮。麥可˙葛雷德更認為,商業台為了自己的利益,當然會批評BBC太過商業化,與民爭利。但製作雅俗共賞,叫好又叫座的節目,實在是BBC應該做的事。

「東城故事」的大受歡迎突顯了電視台、製作人和觀眾之間的複雜關係。對BBC來說,在地位岌岌可危之時有這麼一齣高收視連續劇,不啻為一季強心針,在收視率逐漸下滑之時力挽狂瀾,並帶動晚間時段其他節目的收視。不過雖然那些批評BBC收視情況差,不應再收取執照費的人住了嘴,但卻有人開始批評BBC從眾媚俗,放棄了公共服務的責任,為了收視率不擇手段。

從這齣連續劇的發想和創作過程,我們看到了BBC面對收視數字的兩難,節目研究在一個節目製作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製作人在創作時面對的種種壓力。對於公視的同仁來說,其中或許有些情節會覺得熟悉吧。

(研發部徐秋華摘譯自 British Television: A Reader, 2000)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服務電話:02-2634-9122  公視網際網路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