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兩個公視的分工與合作

台視、華視如果其中一家甚或兩家真的被公共化,PTS的定位會在哪裡?未來兩家或更多的公共電視,要如何分工?如何經營?世界上其他有兩家以上公共電視的國家,他們的情形又是如何?

目前有兩家以上公共電視的國家有丹麥DR、TV2,法國F2、F3、ARTE,德國ARD、ZDF,澳洲ABC、SBS等,其形成的歷史背景各有不同,其分工、經營模式與市場佔有率也不一樣。

壹、法國

一、歷史背景

1974年七月,法國廣播電視法將當時唯一的一家電視台,也就是公營的ORTF(Office de Radiodiffusion-Television Francaise)變成七家獨立自主的公司:包括三家國營電視台,TF1(Television Francaise 1),Antenne2 和 FR3 (France Regions 3),一家廣播電台Radio France,一家負責無線廣播電視傳輸的公司TDF(Telediffusion de France),一家半民營的製作公司以及一家保存視聽資料的公司。

1986年TF1民營化之後,就由Antenne2 和 FR3擔負起公共廣播電視服務的功能。1989年,政府任命同一位董事長管理這兩家電視台,1992年,這兩個頻道改名為France 2、France 3。

法國F2、F3兩家國營電視台行政委員會的委員以及兩家電視台共同的總裁由法國最高視聽委員會任命。這個委員會是一個視聽媒體的管理組織,由九個委員所組成。委員任期六年,任職期間不得予以解職。每一位新任委員人選由總統、參議院主席及國會議長分別提名任命。「法國最高視聽委員會」主席任期六年,由法國總統任命。 

二、頻道分工

FRANCE 2是一個綜合性頻道,提供各式各樣的節目,包括戲劇、新聞、娛樂、卡通、體育以及紀錄片等節目。其經營宗旨包括:

  • 提供多樣化的節目給大眾
  • 發展及提高法國的創造力
  • 擴展海外法國頻道的市場及使節目內容更為豐富。

France 3同樣也是綜合性頻道,不過除了全國性節目外,同時也提供地方性節目。它的策略主要是要讓觀眾覺得有親近感,至於其新聞及節目內容則根據法國各區的需要做不同的調整。(法國在台協會網站,2001)

F2和F3由 France Television Group所掌控,是法國主要的公共電視頻道,股東包括法國及國外的電視公司。另外一個國際文化頻道Arte (Association Relative a la Television Europeenne),以及教育頻道La Cinquieme,不但分享一個無線電視頻寬,也擁有共同的總裁和秘書長,是法國公共電視領域的第二股力量。

1984年成立的Arte乃由法國和德國共同合作成立,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具實驗性的頻道,法國部分的資金則完全來自執照費和政府補助。首先,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跨國頻道,節目要用法、德雙語播出;其次,這是一個節目內容相當具原創性的頻道,鼓勵在電視製作技術及理念上的創新,以確保該頻道能提供最多樣、最精緻的文化性節目。這樣的頻道內容在商業導向的電視界可以說是完全的逆勢操作,所以當然收視率的表現也就不太理想了。

三、 市場佔有率

根據1999一月份的統計數字,法國公共電視目前的市場佔有率為42.4%,F2和F3就佔了38.8%。

表一:法國電視頻道市場佔有率之比較

頻道

1995

1996

1997

1998

TF1

37.3

35.4

35.0

35.3

France 2

23.8

24.2

23.7

22.4

France 3

17.6

17.7

17.1

17.0

Canal Plus

4.4

4.5

4.5

4.7

La Cinquieme

1.3

1.6

1.8

*1.7-4.8

Arte

1.2

1.4

1.5

*1.6-3.4

M6

11.5

11.9

12.6

12.8

其他頻道

2.9

3.3

3.8

4.4

總計

100.0

100.0

100.0

**

*本欄的第一個數字是1998上半年的,第二個數字是1998下半年的,其差別在於1998年下半年開始,法國的收視調查公司改變調查方式,將其白天晚上輪播之收視率加總之故。

資料來源:European Public Broadcasting in the Digital Age, 1999

事實上,專注於文化及教育性節目的 ARTE和La Cinquieme,使France 2和 France 3減輕了不少社會責任,也因此F2、F3的口味越來越大眾化,而遭受一些批評。但對半數經費要靠廣告收入的這兩家電視台來說,把收視率低卻承擔教育責任的節目讓ARTE播,實在是不得已的選擇。

在市場上,F2和F3之間也彼此競爭,F3雖然在名義上是地區性的電視網

,但大多數的節目還是全國性的,而且直接和F2爭奪收視群,不像BBC1、2,ARDI、III採區隔式的節目編排(McKinsey & Company, 1999)。

四、經費來源

法國公共電視的經費來源一直有著執照費與廣告收入比例的爭議。1999年法國的電視執照費收入佔F2、F3總收入的53%,廣告收入佔39.7%,民間贊助佔2.2%。其中又以F3獲得的執照費比率較高,佔58.3%。

法國的執照費收入在歐洲國家裡面算是少的,因為免收執照費的戶數甚多(約四百萬戶),還有大約7%的收視戶逃稅。雖然也有人倡議要減少免收執照稅的戶數,但免稅的標準通常和年紀及收入相關,故就算要調整,可能的幫助也有限。

由於有30~40%左右的經費要靠廣告收入,使得F2、F3不得不和商業電視台比收視率,以吸引廣告客戶,因此,在同一時段中,F2、F3所排的節目自然跟商業電視台類似,公共電視和商業電視台的差異也就越來越不明顯了,其中尤以F2的情形最為嚴重。

目前法國政府打算在2001年減少廣告時間(從每小時12分鐘減為8分鐘),以增加公共補助或提高執照費的方式補貼公共電視財源,使法國公視的財源結構盡量接近其他歐洲公視。 

貳、德國

一、歷史背景

德國有兩家公共電視,ARD和ZDF。ARD成立於1950年,擁有十家地區廣播電視台,其中七家在原西德、三家在原東德地區,1954年首次播出全國性節目(ARD1)。

ARD的主要節目內容以資訊、教育、娛樂為主,同時也以大量的駐外記者,對其他國家政經社會情勢及重大事件的報導,為德國人開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在二次大戰後約莫二十年間,這樣的資訊對沒有辦法出國旅遊的德國人說,是相當重要的。直到現在,國際時事的報導仍是德國公共電視節目規劃的主軸。(Weymouth & Lamizet, 1996)

五○年代,德國聯邦政府希望成立一個商業電視台,但卻遭到地方政府的反對。聯邦政府的提案在進入憲法法庭審理之後被退回,結果地方政府卻在1961年成立了第二家公共電視ZDF。

ZDF於1963年開播,除了經營全國性頻道外,並與外國公司共同經營跨國頻道,例如與奧地利和瑞士的公共電視合作的3sat,和與ARD、法國合作的ARTE。(韋光正,1992)

最後決定再成立一家公共電視而非商業電視,主要原因是希望這兩家電視台的節目內容是互補而非互相競爭的,以免為了爭奪收視率而降低了節目的品質。七○年代衛星和有線電視迅速發展,於是到了八○年代初期,成立商業無線電視頻道的呼聲再起,終於,在1984年,德國才成立了第一家商業電視台RTL。

二、頻道分工

德國ARD和ZDF的節目採分工合作的方式,在同一時段播送不同性質之節目,給觀眾選擇的機會。ARD偏重新聞和娛樂,ZDF則以文化及國外介紹為主。ARD和ZDF還共同成立第三電視網,以播出教育、訓練及地區性新聞與節目為主,有別於第一及第二台的大眾化節目。

三、市場佔有率

德國公共電視的市場佔有率在1998年上半年約有43%,不過,德東人和德西人的收視習慣有很大的不同。以1997年的統計數字來說,看ARD1、3以及ZDF頻道的德西人佔41.5%,德東人則只佔33.8%。1998上半年,所有ARD頻道的觀眾佔了收視人口的37.7%,ARD1更是德國最受歡迎的頻道,其市場佔有率為15.7%,ARD3的八個頻道則有12%。不過到了1999年,商業頻道RTL急起直追,取而代之成為收視最好的頻道。(Noman Molsky, 1999)

ZDF在1998上半年的市場佔有率是14.1%,是德國收視排名第三的電視台,不過,看ZDF的觀眾只有20%在五十歲以下。

表二:德國電視頻道市場佔有率之比較

頻道

1995

1996

1997

1998 Jan-Jun

ARD1

14.6

14.8

14.7

15.7

ARD III

9.7

10.2

11.6

12

ZDF

14.7

14.4

13.4

14.1

RTL

17.6

17

16.1

15

四、經費來源

德國的公共電視經費來源分為廣告及執照費,以ARD來說,其執照費收入佔82%,廣告收入佔9%,其他收入佔9%。ZDF則執照費收入佔73%,廣告收入佔17%,其他收入佔10%。(McKinsey & Company, 1999)

德國在公共電視播出廣告上的相關規定相當嚴格,使得廣告商較不願意在公共電視上托播廣告。這些規定包括每天只能播出20分鐘廣告,週一到週五的晚間八點之後就不得播出廣告,週末及國定假日全天不得播出廣告,同時也不准公共頻道播出的廣告作電視購物的服務。 

參、澳洲

一、歷史背景

澳洲有兩個公共電視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ABC)和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SBS),其中ABC建台較早,規模也比較大,其精神和組織乃師法英國的BBC,不過SBS這個以服務境內各族群為主要目的的電視台,其精神與觀念則為澳洲人始創。ABC有六個廣播網和兩個電視網;SBS則只有一個廣播網和一個電視網。這兩家公共電視都由聯邦政府補助,不過SBS可以有條件的播出廣告以補貼收入。

澳洲在二○年代引進廣播之後,原本打算完全放任市場自由發展,但因澳洲地廣人稀,在缺乏商業誘因的的情況下,使廣播在頭十年的發展相當緩慢。後來英國在1927年成立BBC,澳洲也終於在1932年成立了澳洲廣播委員會(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mmission),之後一直到五○年代成立電視網,澳洲都是商業和公共雙制並行的。雖然澳洲ABC處處模仿英國BBC,但它在國內的處境卻非如BBC在英國那樣的強勢。ABC一直負有一個服務少數族群的使命,所以在人口稀少的地區,ABC也必須提供服務,這使得ABC在大都會裡往往面臨許多商業電視台的競爭,在偏遠地區卻往往成為唯一的電視台或只有一家競爭者的局面。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澳洲來了近三百萬移民,他們多半來自南歐,近來則多了來自東南亞的移民。在這個泰半由移民組成的國家,政府乃委託公共媒體負擔服務多元文化的使命。SBS就是在這樣的政策下成立的。1975年SBS本來只是在澳洲兩大都市雪梨、莫爾本服務各個民族的廣播網,五年之後,政府提供更多、更穩定的補助,成立SBS電視台,進一步服務澳洲境內的各個族群。1980年10月24日,SBS-TV在雪梨和莫爾本首播。

其實原本澳洲政府希望ABC承擔播出多元族群節目的責任,但是一來ABC的節目向來多以白人主流社會為對象,要融入多族群節目與整個台性顯得格格不入,又恰逢當時ABC預算縮減,裁去了不少員工,所以並沒有接下此一任務。(Brown and Althaus, 1996) 在八○年代末期,勞工黨政府也曾力倡ABC與SBS合併,以節省政府預算,但由於當時SBS已成氣候,也有了一群忠實的擁護者,使得合併之議並未成功。終於,在1991年,SBS有了自己的法源依據,開始與ABC平起平坐。

ABC與SBS的組織架構大致相同,都有一個七人組成的董事會,外加一位董事長,董事們全都是兼職的,且由聯邦政府任命(不過在ABC的董事當中有一位是由ABC的員工們自行選出的),董事會決定節目政策方針和財源問題並聘任一位總經理處理日常的行政事務。雖然ABC和SBS是獨立的機構,但政府還是在任命董事的時候發揮了相當的影響力。

二、經費來源

ABC早期也收取執照費,但在1974年的時候卻廢除執照費制度,而改由政府撥預算作為公視財源。1981年狄克斯委員會在研究了包括廣告、執照費等各種經費來源後,認為由政府編列預算、並由國會審核,最能保障ABC的獨立性(Dix, 1981),從此便確立了ABC的經費來源由聯邦政府撥款。

SBS除了由政府補助之外,也可以播出廣告或徵求企業贊助。在特殊廣播電視法中規定,每小時只能播出五分鐘的廣告,而且只能在節目前後插播,不得中斷節目。1992年SBS開始播出廣告,在黃金時段(晚間6:00~10:30)平均每小時有2.5分鐘的廣告,其收入佔SBS全年收入的7.8%。

頻道分工

ABC和SBS的節目是完全區隔的。ABC以新聞、戲劇、藝術、兒童、教育、資訊、政治等節目為主。SBS則有50%的節目是非英語發音,而以上英文字幕的方式播出,且節目類型多為外語電影、連續劇、紀錄片等,並播出以創新手法拍攝的紀錄片及體育節目。澳洲原本成立公共廣播電視網的目的,是希望在商業機制之外,能給優質節目一個空間,但ABC卻因為收視率的壓力,在節目的種類上不得不與商業電視看齊,走大眾路線,以免在預算審核的時候被國會質疑只是服務小眾。

四、市場佔有率

ABC的平均收視率約在12~14%之間,比商業電視台少了很多,不過已經比八○年代的平均8~10%提昇了不少。在澳洲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商業電視台會買曾經在ABC播過的節目來播,結果在商業電視台重播的收視率竟然比在公共電視台首播的收視率還要好。可見一般觀眾還是比較習慣收視商業頻道的節目。

SBS既然走的是區隔路線,收視率自然不會好,更何況SBS是都會地區裡唯一使用UHF的頻道。根據1991年在澳洲九大城市所作的一份調查顯示,只有47%的收視戶可以收看到清晰的UHF頻道(BTCE, 1993),所以SBS的平均收視表現只有2%~4%左右(Brown and Althaus, 1996)。

肆、丹麥

一、頻道分工

丹麥有兩家公共電視,一家是DR,另一家是TV2。其中DR的經費全部來自執照費,不播出任何廣告。但TV2則正好相反,以廣告收入為主要財源。DR經營一個全國頻道DR1,以及僅能由衛星或有線電視收看的DR2頻道。DR2於1996年開播,偏重文化性節目,和DR1的大眾取向有所區隔。

TV2是完全獨立於DR之外的媒體機構,不過它亦負有公共服務的使命。TV2以製作新聞節目為主,其他類型的節目則完全購自獨立製作公司。DR和TV2都被賦予製作優質、多元節目,並需同時服務大眾與小眾的責任。

二、市場佔有率

在收視表現方面,丹麥還是公共電視的天下,其中又以TV2的收視最好,新開播的DR2則較為弱勢。

表二:丹麥電視頻道市場佔有率比較

 

1995

1998

DR1

27.8

30.8

DR2

1.6

TV2

42.1

37.5

公共電視頻道總和

69.9

69.9

TV3

10.8

9.9

Kanal2

3.7

6.6

TV6

0.2

ZTV/3+ZTV

0.2

1.8

Local TV stations

0.2

0.3

Others

15

11.5

三、組織架構

DR由董事會管理,11名董事乃由文化部長、國會議員和DR員工共同提名。董事會的職責在監督廣播電視法的落實,為DR訂立工作準則,並負責聘任總經理。TV2也有一個由11名董事組成的董事會,董事由文化部、TV2地方台的董事及員工共同選出。至於地方台的董事則由地方自行選出。

四、未來前景

丹麥的公共電視雖然在目前仍屬強勢,但來自商業電視台的競爭也日益激烈。新成立的電視台搶走了觀眾,也瓜分了廣告市場的大餅。TV2在1999年五月中就裁掉了11%的員工,DR也面臨結構性的調整。不過政府對公共電視的理念還是相當支持的,TV2原本為了數位化而要被賣給民間,成為另一家商業電視台,最後卻懸崖勒馬,由政府補助進行數位化所需的經費。

伍、結語

由以上看來,即使一國有兩家以上的公共電視,各台的組織架構和董事會還是各自獨立的,只有法國F2、F3有共同的董事長。但即使如此,F2、F3的節目卻還互相競爭。

至於一個國家裡面有兩家公共電視會衍生出什麼樣的情況,我們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點:

一、財源影響頻道內容:

法國F2、F3由於30~40%左右的收入要靠廣告,因此為了生存,不得不採取大眾化的節目取向,即使有兩家公共電視台,各自也不願意為了服務小眾而犧牲,所以在節目上便形成競爭的局面。而Arte卻因為收入完全仰賴執照費及政府補助,所以可以盡其所能的發揮其獨特性,播出實驗性及教育性較強的節目。德國ARD、ZDF以執照費收入為主,故可以在節目型態上做區隔,彼此互補。至於丹麥TV2以廣告收入為主,DR以執照費為主,兩者都走大眾路線,不過DR又在1996年另闢DR2,製作文化教育節目。

節目型態影響收視率:

走大眾路線的公共電視節目收視率自然較專門從事公共服務的來得高;ABC勝過SBS,F2、F3勝過Arte,ARD勝過ZDF,TV2勝過DR,都是這樣的例子。

商業電視與公共電視先佔先贏:

一個國家中如果是先有公共電視,那麼由於收視習慣及長期下來媒體文化的影響,公共電視還可以在市場上佔有優勢,如丹麥、德國。但若商業和公共媒體同時發展,則多半商業媒體的收視率較高。如果公共媒體屬於在商業媒體成熟之後誕生的,收視率就更低了。近來媒體環境因應科技的發達而改變,許多原本是公共媒體獨大的國家,也面臨了來自商業部門的激烈競爭。

綜觀各國公共媒體的發展情勢,應當不難發現,穩定的財源才是公共電視健全發展的首要條件。國內其他商業電視台能不能成功的公共化,能不能化解員工心中的憂慮,也全在於財源問題是否能夠獲得適當的處理。如果國內現存的市場機制能夠讓節目叫好又叫座的話,何必要倡議公共化呢?如果要立法將商業電視台公共化,又不替它解決財源的問題,卻叫它在現有商業機制中求生存,無異是緣木求魚,也難怪商業台的員工會有不安全感了。

公共電視台目前財源大部分受政府補助,受國會監督,還面臨預算逐年遞減的壓力,要想國庫再補助一家公共電視台,應是難上加難。其實,若能像英、日徵收執照費,將可一併解決內湖公視與商業台公共化的問題,但其難度也不在話下。或許政府必須先想清楚我們要一個什麼樣的傳播環境,要什麼樣的節目內容,如果確定希望公共媒體能成為國內的主流媒體,讓電視節目不再劣幣驅逐良幣,就應劈荊斬棘,不畏困難的朝這個方向邁進。

參考書目

  • 法國在台協會網站

(http://www.fi-taipei.org/chinese/media/frame_mediac.html)

  • 韋光正(1992):《德國公共電視》。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

  • Australia Bureau of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Economics, 1993, Elements of broadcasting economics (Rep. No.83), Canberr: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 Brown, A. and Althaus, C., 1996,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in Australia, Th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9(1) 1996, pp.31-46.

  • McKinsey & Company, 1999,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ers around the World: A McKinsey Report for the BBC.

  • Norman Molsky, 1999, European Public Broadcasting in the Digital Age, FT Business Limited.

  • Weymouth & Lamizet (ed.), 1996, Markets & Myths: Forces for Change in the European Media, Longman.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服務電話:02-2634-9122  公視網際網路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