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與公共廣播電視-歐洲政策的經驗

研發部 程宗明

近來,文建會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並將廣播與電視列為該產業的範圍。同時出訪英國與丹麥取經,又與台北歐洲聯盟研究協會合辦「文化創意產業化:全球思考•台灣行動」國際研討會,邀請歐洲執委會文化暨教育署長與發言人來台,分享經驗。有鑑於此,特別為文介紹1990年以來歐洲政府在廣電領域資助上的創見,希望有助相關參考辦理。

1. 歐盟媒體計畫 (Media Plus Program, European Commission/Council of Europe)

推動單位:
Council of Europe 歐洲理事會,創立於1948年,為一種歐洲聯邦政府的代表,決議法案,具有最高權力。
European Commission 歐洲執委會,行政部門,主要職責為提供理事會進行議決的法案。雖沒有決策權,但是理事會如欲否決所提議案並須採一致決,而接收所提法案只要多數決,如此執委會有強力的槓桿主導理事會的決定。

Media Plus計畫 (2001-5) 前身為Media II (1996-2000) 與Media 92計畫 (1992-1995):

背景:
自1980年以來,美國影視工業開始取得歐洲市場的優勢,成為歐洲一大貿易逆差項目;1993年美國獲得$37億的出超,1992年三分之二的歐洲電影票房收入被美國行銷體系吸走;隨著歐洲商業電視體系的逐漸擴大,節目需求日增,造成對美國影片的依賴日深;影片正是國家文化的遺產,失去市場等同於歐洲文化的淪亡,所以歐洲兩大陣營(英國與法德)開始從市場與行政管制兩取向來振興歐洲影視工業 (電影、電視、錄像)。以法德國管制學派 (dirigiste) 為首,提出投資歐洲影視工業的積極手段,稱為Measures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diovisual Industry,簡稱MEDIA Programme。


執行策略:
1986年起執委會送交對策給歐洲部長委員會 (Council of Ministers),命名為促興歐洲經濟理事會員國的影音工業計畫行動,醞釀至1987年取名MEDIA。1988年經過歐洲電視與電影年的特別活動,以務實與專業精神,及強調合作縱效的作法,推出MEDIA 92的計畫綱要如下,成立數種機制:

1. 發行

  • 歐洲影片發行辦公處 (EFDO):協助發行中小企業規模生產的歐洲影片
  • 歐洲電影俱樂部:協助衛星電視播放歐洲影片
  • 歐洲錄影帶流通:成立錄影帶節目發行網
  • 跨語言廣播:提供多語言節目製播環境資助,字幕與配音服務的推廣
  • 獨立製作人市場:建構推廣獨立製片的市場結構

2. 生產

  • MEDIA投資中心:提供訓練、情報與生產資源給視聽產業,以善用新科技 (電腦動畫、數位電視、高畫質) 製作影音節目
  • 歐洲劇本基金:提供資金給劇本寫作與前製計畫
  • 動畫影片協會:強化此領域製作、發行與訓練的關係
  • 影音工業的區域發展:在資源貧乏區域建立生產設備

3. 訓練

  • 歐洲影音企業組織:訓練影音工業的管理與生產技術
  • 電影電視文學證書課程:在大學裡開設劇本寫作相關系列課程

4. 資助

  • 媒體創業與擔保:設立歐洲領域的擔保與創業基金給影視業

1996至2000年繼續推廣第二期MEDIA II的五年計畫,來鼓勵視聽產業繼續擴大發展,主要方向包括:

1. 繼續支助視聽人才培育 (投資四千五百萬歐元)
2. 以整個歐洲並擴及全球市場為生產放映目標
3. 電影與電視節目的跨國發行 (前兩項投資二億六千五百萬歐元)
4. 提供二億歐元的擔保基金,放款給投資者利用
5. 以明顯的資助流向協助歐國小國發展影視工業 (富國捐獻)
6. 成立數個新組織:歐洲發行集團、影音檔案計畫室、創意性紀錄片規畫室、小國視聽產業升級計畫、媒體戲院。


資助方式:
依據如此計畫,MEDIA從1991至1995年總共獲得十四億英鎊的支助,推行以上行動。EFDO提供的資助以軟性貸款 (soft loan),讓影視工業以票房收入作為償還貸款的依據。
MEDIA II 的延續計畫,於1996年展開,提供二億六千萬美金作為支助。重點在提供擔保基金,促進獨立製作人製作電視與電影節目,並使行銷、開發與訓練三個部門合作關係形成。

2. European Commission對公共電視的行動

1997年歐洲聯盟在馬斯垂克當地簽署條約時,同時也通過一項公共電視的議定書 (Protocol),納入阿姆斯特丹條約中 (Treaty of Amsterdam, ToA)。這項條約的第十六條中,清楚界定公共服務的重要性與會員國家政府有權制訂這套服務體系。但是同時也制訂了會員國必須遵守公平競爭原則,來資助公共電視,而且歐洲共同體 (European Community) 有權介入各國公共電視的事務。如此直接授權歐洲執委會對公共電視的管轄。如此與各國政府等足而立,規畫歐洲公共電視的未來。

這個體制象徵數種對公共電視發展的意義:

(1) 歐洲聯盟正式將「公共電視」納入法律架構的規範對象
(2) 明確強化各會員國的雙元廣播體制,保障公共電視財源的穩固
(3) 呼應歐洲議會與理事會的看法,承認公共電視的文化價值
(4) 強調公共電視的財源必須適當與透明,不可違反公平競爭秩序
(5) 確認公共電視具有縫合社會、振興文化與促進民主的功能

2001年歐洲執委會又根據「歐洲共同體於國家資助公共電視行為規範」之條約 (EC Treaty to State funding of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擬定演繹文告 (Communication),促使學界與業界公開討論,經過一番意見交流,使未來歐洲的公共電視政策更為明確;其中可以確定一事就是泛歐洲的組織對於歐洲各國的公共電視政策規範,必須先尊重各國政府因地制宜的措施,但各國政府也應當逐步調整發展策略以符合歐洲整體的公平競爭政策水平。以下為數項重要政策的意見溝通整理:

(1) 歐洲執委會將各國公共電視的執照費收入視為「國家資助」,從法的美意來說,確保這種體制的穩定性;不過歐洲廣電聯盟(後稱聯盟)認為公共電視負責徵收的執照費,不應被認定為國家資項目,以維持專業自主性;

(2) 執委會認為一般而言,公共電視服務的三大功能:民主、社會與文化,不會在產出節目中作硬性劃分其歸屬功能,所以國家必須明確區分公共電視經費與國家推動文化經費的不同意涵,如此兩者才可同時核撥。聯盟認為這種區別為不必要與不切實際,因為公共電視的經費創造多元社會功能與貢獻,不須只視為推動文化而已;

(3) 執委會接納公共電視意見,將其播送節目的類目之定義放寬,不再視公共電視服務侷限於商業電視不為的範圍,而是所有的節目類型;

(4) 執委會正式將非傳統的廣電服務項目納入公共電視主業,只要能促進達成三目標的服務皆為合理;不過在e-commerce的業務,聯盟與執委會仍有歧見;

(5) 新的競爭時代到來,執委會仍肯定傳統公共廣電服務中的廣告播映貢獻,不會與國家資助的限制規定混為一談,也不會視此節目為商業活動性質;

(6) 執委會認定公共服務的定義要由國家法律文件明訂,聯盟認為數位時代多變,認定條件與認可機制應更靈活;同時管制認定條件的機構,應獨立於政府或廣播業者之外;

(7) 執委會同意聯盟的建議,不會將公共廣電節目與節目衍生的行銷商業行為加以分離,而都視為有助於公共服務的功能,不受財務透明指令的水平行為管制限制;

(8) 國家資助財務透明原則,嚴格要求公共服務與創新價值服務之間成本與營收完全獨立,有損於公共電視開發基本服務以上的業務,使附加價值服務完全落入商業競爭領域;應該鼓勵公共電視開發營收業務,限制其利潤必須回饋公共服務才是正途,而且可以鼓勵公視引領新科技服務的開發;

(9) 執委會處理國家資助的認定問題,以個案經驗來審定,而非制訂通則強迫規範國家行動,如此使國家與公視之間保持一個動態的穩定補助態勢,聯盟認為這是一個差強人意的結果,因為公視未來行動必須時時考量歐洲各種競爭管制規範的意見。

自此,國家對公共電視的支助有了較為完整的規範。截至目前為止,各國對地面波數位電視的公共投資,都尚未被認定違反公平競爭的交易。由此可見數位電視本質有兩項經濟本質:

(1) 地面波數位化發展是一項符合「普及經濟利益之服務」的建設(services of general economic interest)
(2) 地面波發展目前尚未到達一項具有經濟規模的獲利市場,或具有範疇經濟之附加價值的市場,仍處於一種先導事業的開發階段

因此,許多歐盟國家政府大力地支助公共電視進行數位電視地面波轉換工程,如下表列:

國家 時間 金額 (百萬歐元為主) 對象 已有計畫內容
奧地利 2003-2006 10 (每一年度核撥特別執照費) 公共電視台ORF 12-16 SDTVportability mobility
比利時 2000 4 (政府撥款);2.5 (電信業者Belgacom投資) 法語區公共電視VRT Digital Home Platform雙向互動服務實驗 (100戶)
丹麥 2001-4 預定:(百萬DKK 專款)94 (transmission)45 (DAB)200 (on-line digital service)180 (program production) DR, TV2

數位節目:ROFL

Boogie

芬蘭 2000 執照費調整1%增加2百萬拍賣所得141百萬歐元 YLE 成立數位傳輸公司,開發5個SDTV頻道
法國 2001 150百萬歐元 (專款核撥) France Television 新聞,文化與地方頻道
德國 2001-4 94.589 (KEF) ARD, ZDF 20 SDTVportability
荷蘭 2002 19 (FOR Fund) NOS New media internet related
英國 2000-6
執照費每年調整依照零售物價指數加1.5%執行
BBC

SDTV

9DAB

7BBCi


參考資料:

Collins, Richard (1995). Reflections across the Atlantic: Contrasts and complementarities in broadcasting policy in Canada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in the 1990s,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4): 483-504.

Collins, Richard and Cristina Murroni (1996). New Media , New Policy--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fu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Directorate General of Human Rights/COE (2002). Group of Specialists on the Democrat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of Digital Broadcasting.

EBU Legal Committee (2001). Comments on the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State Aid Rules to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European Commission (2001).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State Aid Rules to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Harrison, J. and L.M. Woods (2001). Defining European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6(4): 477-504.

Hilversummary (2002). The funding of public broadcasting in the Netherlands. 4:4-5.

Papathanassopoulos, Stylianos (1990). Broadcasting and the European Community: the Commission's audiovisual policy. In Kenneth Dyson and Peter Humphreys (ed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s--International and European dimensions, pp. 125-147, London: Routledge.

Punie, Yves and Giorgos Terzis (2003). Media Innovation in Europe. Heerien: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nomics.

Raboy, Marc (1998). Public broadcasting and the global framework of media democratization. Gazette, 60(2): 167-180.

Schnepfleitner, Rainer (2002). The Use of Funds Collected for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Wein: Rundfunk & Telekom Regulierungs-GmbH.

陳齡慧(1998):〈歐盟媒體政策-法國與英國在媒體政策上的對峙〉,發表於第二屆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台北。

馮建三(2000):〈國家主權與廣電管制:一個動態觀點,從歐洲聯盟「電視無疆界」十年史談起〉,《傳播與文化》,8:317-338。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服務電話:02-2634-9122  公視網際網路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