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無線電視之德國經驗

一、 發展背景

2003年8月4日,柏林- 布蘭登堡地區關閉了最後的類比無線電波,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全數位電視地面廣播的地區。這次鐵脕式的數位轉換,有幾個特點:

(一)、從數位開播到關閉類比的時間很短

從2002年10月31日數位無線電視開播到2003年8月4日關閉類比訊號,期間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維持無線類比及數位訊號同步播出。不過令人驚訝的是,數位轉換的過程順利,機上盒的銷售數字更一路攀升,從2002年11月的7000台,到2003年2月底就突破10萬台,至2003年8月底已銷售18萬台。

事實上,在柏林-布蘭登堡地區僅接收無線電視的戶數原本就很少,而且還在持續下降中,即使該地區的無線電視頻道已經有12個之多,還是無法遏止這種趨勢。在柏林-布蘭登堡地區開始推動數位無線電視時,僅收看無線電視的只有16萬戶,另外有9萬戶家中的第二台或第三台電視機是用無線接收的。因此,18萬機上盒的銷售數字,代表除了無線電視用戶之外,許多家中有付費電視設備的家戶,仍會為家中的第二台或第三台電視購買數位無線電視機上盒。根據調查,在機上盒的消費者當中,60%是無線電視收視戶,但是有線電視收視戶也佔了26%,而衛星電視收視戶佔14%,可見DTT機上盒在柏林-布蘭登堡地區的確有攻佔家中第二台電視機的空間。

柏林-布蘭登堡地區維持數位、類比同步播出時間的時間刻意縮短,其實背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經濟因素。首先是因為德國鄰國多,頻寬原本就不夠,因此數位播出之後,類比頻寬須盡快交回以供其他傳輸之用。此外,全德國共有300個高功率發射站、9000個低頻發射站,每年須花兩億五千萬歐元,同步發射(simulcast)的成本太高,也因此必須盡量縮短數位、類比同步播出的時間。

(二)、以價格低廉的簡型機上盒攻入市場,強調行動收視

為了能夠順利普及,推出的機上盒最陽春的機種價格低到80歐元,相當於台幣3000元左右。而機上盒市場也開放給各個廠家自由競爭,目前市面上有30多種不同的DTT機上盒供消費者選擇,其中以有USB接頭,可利用手提電腦螢幕接收無線數位電視訊號的機種最受歡迎,價格約在150歐元左右。而具有MHP功能的機上盒,由於在導入初期德國數位電視強調的是Simple、Everywhere,簡單而且到處都可以接收的模式,並不強調加值或互動等節目資訊內容,所以這樣的節目內容很少。再加上有MHP功能的機上盒價格較高,故在市場上並不受歡迎。

(三)、以Island by Island的方式推動全國數位無線電視

所謂 Island by Island,就是一個地區試行成功之後,再從下一個地區開始推,這跟德國是邦聯體制,地方政府有高度自主性有相當大的關係。柏林-布蘭登堡地區,在邦際廣播電視法(Interstate Broadcasting Treaty)的規範下,由當地媒體主管機關MABB(Media Institution Berlin-Brandenburg)負責分配數位無線頻寬,同時,MABB也於2002年2月13日與德國公共電視台ARD、ZDF、RBB以及商 業廣播電視公司RTL、ProSiebenSAT.1 Media AG簽訂合作備忘錄,訂下數位轉換時程。

柏林的成功經驗已經準備好在德國其他地區複製,薩克森邦及薩克森-安哈特邦的萊比錫(Leipzig)和哈勒(Halle)兩大城將在2004展開數位轉換,而這兩個邦的媒體主管機關SLM和MSA並決定補助至多兩個MUX播出商業頻道的傳輸費用。而其他邦也將以人口稠密區陸續展開數位轉換的工作。

二、 數位轉換推動方案

(一)宣傳推廣活動

柏林-布蘭登堡地區數位轉換的成功,政府政策的明確與宣導得當功不可沒。政府首先在Interstate Broadcasting Act 中要求有線電視系統台和衛星電視業者於既有之無線電視台關閉類比訊號之後繼續播出各台節目,因此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用戶的收視權益將完全不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則針對會受影響的無線電視收視戶說明關閉類比訊號的三個階段以及可能對收視帶來的影響。政府並提供各平台的詳細資料,讓消費者據以判斷未來最適合自己的電視接收模式。

在電視台方面,各頻道則以宣傳短片或跑馬燈的方式,告知觀眾數位轉換的相關訊息,新聞節目更不乏這方面的報導和討論。2003年2月時,政府更以信件告知每一個收視戶,強調只有從屋頂天線接收電視訊號的家戶,才會受到數位轉換的影響。

另外,各電器行裡更放置了各種宣傳品、海報和小冊子,宣導無線數位電視轉換之工作。而由MABB和GARV(由MABB、ORB公共電視台和麥佛邦Mecklenburg-Vorpommern之管理機構合組之公司),負責設立的專家熱線電話,從數位開播到關閉類比總共處理了22,000通來電,其中只有600通電話的問題無法在電話中當場解決。

以上所有宣傳活動的費用由各家無線電視台和MABB共同支付,而預算則控制在120萬歐元(約合台幣4600萬)之下。
為了讓所有收視戶都能負擔得起機上盒,機上盒廠商還與零售業者合作,提出了每月8.5歐元的分期付款專案給低收入戶家庭。此外,在德國的社會福利制度當中,有一部份的低收入戶是配給有電視機的,這部分的家戶在數位轉換初期國家也會提供免費的機上盒給他們。媒體委員會共有100萬歐元的預算支付這部分的支出,而社會福利機構則需負擔四分之一的費用,並對申請戶進行嚴格的審核調查。目前經由此管道發送出去的機上盒約6000個。

(二)、基礎建設經費

德國公共電視的經費來源主要為執照費,ARD與ZDF加起來一年的執照費收入約為1800億台幣左右,為了數位化的硬體建設,ARD電視網平均一年須投入7億台幣左右的預算,而ZDF一年則須投入3.5億台幣。但是對商業電視台來說,這筆基礎建設的經費並非他們現有的收入所能負擔。為了讓商業電視台也能如期完成數位轉換,MABB還提供每個商業頻道每年230萬到270萬台幣左右的補助。MABB也在財務上支援境外頻道BBC WORLD和地方商業電視台FAB的數位轉換,也就是說,只要必須繳回類比無線頻寬的無線電視台,基本上MABB都會基於公平原則給予適當之補助。

三、 頻道內容與平台規劃

(一)、Multiplexes之分配

邦際廣播電視法(Interstate Broadcasting Treaty)授權MABB分配數位頻譜,七個MUX除了分配給交回類比無線頻寬之公共電視和商業電視台之外,另保留兩個MUX開放給新的業者來申請。至於是否要保留頻寬做付費服務,而新的申請者和電視頻道之外的其他服務到底該給他們多大的頻寬,MABB尚未決定。

柏林-布蘭登堡地區數位無線平台推出的頻道是漸進式的,2002年10月31日首先推出兩個單頻網,於MUX5和MUX44共播出八個頻道。在MUX5為各公共電視台,MUX44則為商業電視台。

到了2003年3月1日開播之無線數位頻道內容增加為20台左右,而到了2003年8月關閉類比訊號時,無線數位平台已經可以收到27個頻道了。


(資料來源:GARV網站http://www.garv.de/dvb_t_programme.htm)

從下圖可以看到柏林-布蘭登堡地區頻譜的轉換時程與運用方式,由於製播分離,數位無線頻譜得以整合運用,因此在推出初期,雖僅有兩個SFN,卻以可讓大部分收視戶收到八個頻道。到了第二個階段,也就是2003年3月1日開始,所有商業台的類比訊號率先關閉,僅留公共電視ZDF、ARD和ORB維持類比數位同步播出,直至2003年8月4日全面關閉類比訊號為止。


(二)公共電視與數位電視頻道

由於數位化對商業電視台來說,投資新節目或新頻道實在缺乏誘因,因此,推出新頻道的任務就落在公共電視的身上。其中ARD Digital 負責發送18個數位頻道,以及製作頻道中的加值或互動服務。ARD是德國各邦地方公共電視台的聯盟組織,例如RBB (柏林-布蘭登堡公共電視)就是ARD的成員之一。為了提供數位平台更多的節目內容,ARD於1997年成立ARD Digital Center,提供免費的數位節目給全國觀眾。這些節目不限於數位無線平台播出,數位有線電視或衛星電視業者也可以播送這些節目。

ARD Digital 目前發送的節目包括18套電視節目和22套廣播節目,新製的三個數位頻道為EinsMuXx、EinsExtra和EinsFestival,其中EinsMuXx為以Das Erste(ARD主頻道)的內容重新編排,讓觀眾可以在不同時段收視自己想看的節目,EinsExtra則提供互動資訊服務,EinsFestival為電影及古典音樂頻道,另外ARD Digital並負責製作電子節目表(EPG)。當然,要收到這些加值或互動服務,必須備有具MHP功能的機上盒。

平心而論,ARD Digital新製的內容其實相當有限,根據波茨坦ARD Play-out-Center主管Rolf Czernotzky表示,ARD Digital的預算能投在節目內容製作比例並不高,以今年的預算為例,在3500萬歐元(13.3億台幣)當中,2000萬(7.6億台幣)花在有線電視接收器上,1000萬(3.8億台幣)用在硬體投資,只有330萬歐元(1.25億台幣)可以用在新製節目及其他加值、互動服務上。

德國的另外一家公共電視台ZDF,在數位內容方面則有兩個不同的頻道組合:一個是ZDF Vision,由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平台播出的數位頻道群組,包括有ZDF主頻道、ARTE(與法國合作之文化頻道)、ZDF Theatre(電影頻道)、ZDF Info(新聞時事頻道)、ZDF Doku(紀錄片頻道)、ZDF Digitext(資訊服務)、3 SAT、Euro News、Euro Sports、CNBC以及兒童頻道KIKA。另外一個頻道組合ZDF Mobile則針對無線數位平台,由於頻寬有限,故內容僅包含ZDF主頻道、ZDF Info、ZDF doku以及Infoservice。在無線數位平台ZDF強調的是行動收視TV Everywhere的概念,也就是觀眾可以利用小型手提電視、PDA或手提電腦接收電視訊號,藉此吸引年輕人來看電視。不過其頻道內容並非針對公共運輸系統上的乘客重新規劃設計,而是播出ZDF既有之數位頻道,故與上海移動電視自成一節目及廣告平台之製播概念並不相同。

四、 從德國經驗看台灣數位無線電視發展

柏林-布蘭登堡地區作為全世界第一個將類比訊號全面關閉的櫥窗,可以說相當成功。不僅在基礎建設及訊號覆蓋率方面一一如期完成,整個社會對數位轉換的接受度也相當高,以至於轉換過程十分平順。從柏林模式看台灣的數位轉換,或許有幾個面向是值得思考的。

根據ACNeilsen的統計顯示,台北市的有線電視普及率高達91%,也就是說,在台北市的86萬收視戶當中,僅靠無線電波收看電視的只有不到8萬戶,在這種情形下,再加上93年3月數位無線電視的北區五環即將開播,如果比照柏林模式,一方面有線電視系統繼續播出無線五台,另一方面透過宣導,強調數位電視的畫質、音質及其他加值服務,並對低收入戶提供機上盒補助,台北要循柏林模式迅速關閉類比亦非不可行。但是這樣做必須有幾個前提:

(一) 五家無線電視台的數位畫質接收效果要好

目前僅靠類比無線接收的收視戶所能接收到的電視信號多半不佳,在五台中通常只有三台看得清楚,另外兩台多為鬼影或雪花等干擾。所以如果數位無線接收的畫質可以清楚接收無線五台,甚至如號稱的有DVD水準的話,當然有助於觀眾選擇數位接收。

(二) 機上盒價格要低

從德國電器賣場的訪問得知,廉價、實惠、功能簡單的機上盒仍是消費主流,所以機上盒的價格也會影響數位普及之時程。在德國,80~150歐元也就是台幣3000~5700元內,僅以接收影音訊號為主的機上盒較能為民眾接收。當然,也有廠商配合政府推廣措施,提出分期付款的方案,進一步降低數位轉換的門檻。

(三) 無線電視台須配合推出新的節目或服務

用清楚的畫質吸引原本的類比無線電視收視戶做數位轉換是第一步,要刺激更多人主動掏錢購買數位機上盒,或使關閉類比時的民怨減少,除原本無線五台之外的新節目或服務,也宜順勢推出。現在無線五台共組的數位廣播電視共通平台營運中心,就打算每台至少先多播出一個頻道,使數位無線平台達到10個頻道的規模,另外再輔以電子節目表EPG及廣播服務,將對原本的類比無線電視用戶有更強的吸引力。

在德國,由於數位轉換後可以獲得更多的頻道內容,所以一般收視戶對於必須花錢去買機上盒較能接受。如果數位無線平台的頻道組合夠吸引人的話,甚至還可以讓消費者放棄每月付有線電視收視費而選擇數位無線電視平台。因此推出的節目內容仍是未來數位無線電視用戶是否會持續增加的關鍵。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服務電話:02-2634-9122  公視網際網路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