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台-天線寶寶台灣版-製作背景說明

為擴大世界各地兒童的視野,增進不同種族、文化之間的訊息交流,公共電視與英國BBC進一步研擬合作計劃,為「天線寶寶」製作本土版,讓台灣的小朋友除了在寶寶的肚子裡看到英國的小朋友之外,還可以了解台灣各地其他小朋友的生活。英國BBC並且計劃將這些台灣小孩的紀錄和世界各地喜愛天線寶寶的大朋友、小朋友們分享。

目前本會已購買了teletubbies英語原版,共計260集,並於88年7月5日起播出,而許多國家皆配合各國的民情文化製作本土版,將insert外景部分重新製作,在亞洲國家之中,目前製作本土版的有韓國。

製作目的

「天線寶寶」本土版的製作為節目部兒青組業務,將由260集中挑選出90集孩子覺得陌生的地理環境、文化等部分抽離,針對Local insert外景部分重製,包含區域文化及族群(客家、原住民等)的平衡,以求更貼近本土幼兒生活經驗及文化,製作屬於台灣本土的local insert。

另一方面,也能從製作過程中引進Ragdoll的製作流程、測試、選角等過程,學習製作幼兒專業技術,Ragdoll也將來台協助有關本土版的前製作業。

節目特色

以幼兒的眼光來看世界:

以幼兒為本位,幼兒是主體,大人只是配角,以幼兒喜愛的「玩樂」為出發點,為孩子建構一個充滿快樂與創造力的生活紀錄。

Insert的目的不是窗子就是鏡子:

窗子是讓孩子看出什麼是他們不喜歡的,鏡子是讓孩子看出什麼是自己喜歡的。

Insert是重新創造而非複製:
配合Ragdoll要求,需選擇許多不同的導演來拍攝,為了確保有足夠不同的個性表現,Ragdoll要求要有不同性格的導演供選擇。一些影片需要特殊技能的導演,例如對兒童美術創造才能或特殊音樂的知識等。此外,導演要選擇感覺非常好相處的小孩來參與拍攝工作,與孩子間打造一個良好的關係。

Insert是孩子自發的表現:

Insert強調是帶給孩子快樂、熱情,最重要的是”自發的”、”自然的”。如果insert不包含這些關鍵點,就不能成為天線寶寶的一部分。

兒語的運用:

將四隻天線寶寶定位為與目標觀眾同年齡的同儕,使用與幼兒相同的兒語,使幼兒願意與其親近,成為他們的一分子,考慮兒童發展的階段,以”I love…I like…”等兒童配音來表達感情,以”My name is…”來表達孩子是個體的,非附屬的。

製作方向

配合本會節目政策,經過與幼教專家及諮詢會達成共識,「天線寶寶」本土版將製作90集,分別為八大類:

  • 身體的行動(Physical Action)
  • 動物(Animals)
  • 做做看(Making & Doing)
  • 說故事(Storytelling)
  • 每天的生活(Everyday Life)
  • 音樂(Music)
  • 季節的盛會(Seasonal Festival)
  • 聖誕節(Christmas)。

本土版將以「幼兒本位」為考量,其內容發展從生活中自然延伸,著重於兒童的「生活經驗」及「生活技能」方面,考量放入本土之民俗節慶之外,儘量以本土有什麼來思考,再掌握原版的精神。

 製作背景說明  主角尋覓與節目測試  樣片檢討會  台灣版節目表

 優質節目經驗分享  天線寶寶台灣版

Teletubbies program, characters and logo: R & c 1998 Ragdoll Productions (UK) Ltd.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c 1999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服務電話:2634-9122

公視網際網路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