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俊民和陳淑華是一對媒人夫妻。二十六年來,他們成功促成七百一十五對新人。半年前,這對喜歡替人撮合婚事的夫妻檔,甚至大張旗鼓將自家透天厝一樓一半的空間規劃成聯誼廳,從此,他們的生活徹徹底底和別人的終身大事結合在一起。
每逢週末,這個家就會湧入六、七十位尋找春天的男男女女。媒人公媒人婆不僅自己當月老,更讓四個孩子從小環繞在聯誼桌旁,擔任熱場或是端茶水的工作。「爸爸媽媽做媒人,他們才有機會多聽、多看、多觀察,看看怎麼樣才能找到好的對象。一般人還沒有這個機會。」
媒人夫妻相信媒妁之言的婚姻可以比自由戀愛更浪漫。「我們是結婚以後才開始談戀愛的。所以,我到限在都還在追求她(陳淑華)」而他們經營婚姻的秘訣,就是透過說媒來了解彼此:他們每天晚上一起複習未婚男女的資料,一齊討論配對成敗的原因,更一起替新婚夫妻排解各種疑難雜症。看著一對對牽手離開的小夫妻,讓他們常處在幸福感中。「感情太好了,所以,過了十年又生了一對(嘉宏和郁荃),人家說一男一女是一百分,我們家是兩百分。」
成天助人共結連理,媒人夫妻自然對兩雙兒女的婚事十分關心。但面對躍躍欲試的老爸老媽,二十歲左右的佳玲(大女兒)和大展(大兒子)似乎有自己的想法。佳玲聽多了相親男子的擇偶條件,養成了順從的性格,很少有自己的想法。這讓媒人公婆也有些擔心,怕佳玲乖過頭,將來出社會或經營婚姻可能會吃虧。然而,身為「結婚專家」的兒子,大展希望先靠自己追求另一半的心願,換來爸媽笑他「固執」的評語。
形容等待誰來晚餐就像參加相親的這家人,面對登門拜訪的超級嘉賓能不能克服害羞、緊張,一舉奪得對方的「芳心」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