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弱勢家庭兒童的課業輔導

台灣教育一直存在著城鄉差距的問題, 除了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之外,家境貧困、家庭結構失調、文化刺激少 --- 是導致偏遠地區學童課業成就低落的主要原因,在沒錢補習、買不起參考書、功課無人可問、沒有學習典範的情況下,許多孩子覺得讀書無趣而放棄學業、放棄自己,最後只好落入貧窮的循環裡或是走入歧途。如何幫這些孩子做教學補救,提升他們的競爭力,是亟待重視的問題。他們需要的是社會福利而非社會救濟,這方面目前僅有少數民間社福單位提供課輔服務。節目中將邀請博幼基金會董事長、同時也是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以及彩虹原住民關懷協會祕書長許得賜先生,到現場參與節目座談。

現代很多的父母在孩子下課之後都會把孩子送去安親班或是送去補習,父母愛孩子的心是一樣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讓孩子去補習或是去安親班。
這次的外景我很開心看到「彩虹原住民關懷協會」除了在埔里有幫原住民小朋友作課輔以外,也到部落裡面去,在部落中的課輔媽媽也許並沒有拿到很高的學歷,但是他們對部落小朋友的心是不容忽視的,不過我更開心的是,小朋友能夠上母語班,這是我非常驚訝的一點,在這個漢人為主體的社會中,原住民小朋友能夠學習自己的母語是很難得的,我相信這學習自己的母語將來會讓他們更有自信並對自己的族群與文化是認同的。
另外,我看到「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裡面的師長和孩子相處的情形,我相信裡面的老師,一定花了很多的心力在這些孩子身上,因為這些孩子會願意把自己的心事還有難處跟老師分享或是討論,而且老師也會成為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樑,如果沒有用心付出,怎麼會有這樣的回報。
這些小朋友並不是比別人差,只是缺少同樣的機會,有一句流傳很久的話: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而這些組織正是默默在這裡替台灣這塊土地培育更多的人才與棟樑。
宣伶

- 博幼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董事長李家同教授(暨南大學教授)
基金會於民國 91 年創辦,秉持「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的理念,以「課業輔導」為服務主軸,也就是 專門替弱勢孩子補習,使他們擁有與一般孩子同樣的競爭力。為避免資源重複,基金會課輔的對象以國小高年跟國中生為主,目前在埔里地區及信義鄉都已成立課輔班,埔里地區的師資為暨南大學學生。
- 台灣彩虹原住民關懷協會-秘書長許得賜先生
- 台灣彩虹原住民關懷協會 -副主任劉邦彥先生
協會是一個結合原住民草根工作者與關心原住民的漢人所組成的協會。 自民國 73年即開始從事關懷原住民各種問題,直到89年立彩虹原住民關懷協會,從事教育事工服務,並且以深入部落為宗旨,陸續在南投仁愛鄉、新竹五峰鄉、尖石鄉成立安親課輔班,讓原住民學童可以在課後安心讀書提升學業成績,也讓學童家長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工作謀生。

- 【弱勢家庭兒童課業輔導諮詢管道】
- 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049-2980955
- 台灣彩虹原住民關懷協會 02-23362055
- 宜蘭縣南陽義學推廣協會 03-9328822 分機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