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五集 替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 播出時間:2005年10月16日〈週日上午 11 點〉*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平安快樂的成長是所有父母最大的希望,遺憾的是,兒童意外傷害事件總是不斷出現在日常新聞之中。根據統計,台灣每天有 3.8 個兒童因意外事故而死亡或受傷,近三十年來,意外事故甚至成為兒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由於兒童認知及自我保護能力有限,要讓孩子都能平安快樂的成長,實在必須仰賴家長與社會大眾一同努力,然而這可不是發揮「善心」就能解決的,而是要靠「用心」來照顧維護。節目中將邀請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以及靖娟兒童文教基金會到節目中介紹如何為兒童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小朋友 …… 一個年輕的生命,是一個在學習、適應未來要如何生活、踏入社會的階段,但是卻常常因為大人的疏忽或是不小心而造成了傷害,這傷害也許不僅僅是外表的傷害,也可能需要很久才能夠走出心理面的陰影。
在「兒燙」時,訪問的弟弟和他媽媽,我真的覺得那個弟弟很 … 可愛很帥,但是他會因為自己身上的傷而變的沒有自信,聽著媽媽細心耐心的陪伴、開導弟弟能夠走出來,真的感受到父母的偉大,也希望有一天弟弟能夠活出他的自信心。另外有一個很活潑的高中女生,我們在離開鏡頭的時候會一起搞笑,聽她的言談間我知道她已經走出來,但是當她知道很多人都對於燙傷的急救還不了解時,她非常的生氣,我想我可以體會她的心情,如果每一個人知道該如何做簡單、正確的燙傷急救的話,或許就可以降低燙傷的傷害。
另外,現在的娃娃車意外或校園的意外頻傳,父母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都待在小朋友身邊,看著受訪的爸爸媽媽對於家中的小朋友發生的校園意外難過的表情時,真的盼望大人能夠尊重、愛護每一個小朋友,讓小朋友在任何地方都能有最好的保障。
宣伶

-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林月琴
民國 81 年 5 月 15 日,一場遊覽車火燒車的意外,奪去了健康幼稚園 23 位師生及家長的寶貴生命,為感念林靖娟老師捨身謢幼的的犧牲義行,並喚起社會各界對兒童安全的重視,由受難者家屬及社會熱心人士共同成立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服務項目為:
1. 協助兒童意外傷害事件之救助、善後、法律諮詢服務
2. 推廣兒童安全教育宣導(範圍包括交通、校園、遊戲、居家)
3. 督促政府研修有關兒童安全全法令措施
4. 開辦兒童創傷服務
5. 從事兒童安全相關研究,協助幼教、幼保機構,建立台灣兒童健全與安全制度。
6. 承辦「台北市福安兒童福利服務中心」。
- 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 -執行長 高信鄧
台灣兒童意外傷害中,燒燙傷是最常發生的事件,在民國 84 年以前健保尚未實施,兒童燒燙傷的醫療費用往往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負擔,有鑑於此,馬偕紀念醫院與中國美生總會慈壇社於民國 77 年發起成立「中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與設有燒燙傷中心的醫院合作,共同救助燒燙傷兒童,給予經濟上的協助。服務項目包括: 1. 醫療救助 2. 預防燒燙傷之推廣宣導級教育 3. 身心重建 4. 醫療水診提昇。
- 台灣 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理事長 白璐老師
前身為「中華民國外傷預防協會」,成立於 1997 年。後為順應世界潮流,強調除了傷害預防之外,更要積極推動安全促進,於 2002 年正式更名為「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跟前二者不同之處,此為學術單位) 目前成立五個小組及一個中心,積極推動各項傷害預防及安全促進工作,「兒童事故傷害防制推動小組」即為其中之一。
主要工作:
1.蒐集相關資料,加以研究分析,提供政府與學術機構參考,做為推動計畫或政策評估之依據。
2. 教育訓練 - 教育照顧兒童之相關人員如保姆、幼保老師 --- 。
【兒童福利法】第 三十四條
父母、養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實際照顧兒童之人 不得使兒童獨處於易發生危險或傷害之環境,對於 六歲以下兒童或 需要特別看護之兒童不得使其獨處或由不適當之人代為照顧。
【兒童安全諮詢管道】
- 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 02-23012727
- 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 02-25224690
- 兒童燙傷 24小時錄音急救專線 0800-221-995
- 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 02-87923100轉18461
【統計資料】
居家環境 63%
其次是學校 22%
公共場所 9%
跌倒墜落 47%
壓砸夾刺撞 31%
燒燙傷 11%
梗塞窒息 7%
中毒 4%
【燙傷急救步驟】
沖- 迅速以流動的自來水沖洗,或將受傷部位浸泡於冷水內,以快速降低皮膚表面熱度。
脫- 充分泡濕後,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時可以剪刀剪開衣服,並暫時保留黏住的部份。儘量避免將傷口之水泡弄破。
泡- 繼續浸泡於冷水中 30 分鐘,可減輕疼痛及穩定情緒。但若燙傷面積廣大,或年齡較小,則不必浸泡過久,以免體溫下降過度,或延誤治療時機。
蓋- 用清潔乾淨的床單或布單,紗布覆蓋。勿任意塗上外用藥或民間偏方,這些東西可能無助於傷口的復原,並且容易引起傷口感染,及影響醫護人員的判斷和緊急處理。
送- 除極小之燙傷可以自理外,最好送往鄰近的醫院做進一步的處理。若傷勢較大,則最好轉送到設置有燙傷中心的醫院治療。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