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熱

地球形成之初
原本是一個熾熱的大火球
當地球由外往內慢慢冷卻時
最外圈就形成了一層薄薄的硬殼 - 地殼
但是內部仍然維持高溫熾熱的狀態
這就成了地熱的基本來源
而地熱所造成的現象中
最常見的就是溫泉活動


台灣的溫泉分布
台灣各地溫泉分布眾多,像是宜蘭的礁溪、台南的關仔嶺、 台東的知本以及恆春的四重溪,都是知名的溫泉觀光景點。但是就算是同樣在台灣的溫泉,它們的成因也有所不同。

溫泉的成因

溫泉的其中一種成因是因為地溫梯度所造成的,這種溫泉所在的地方旁邊一定會有一座高山,地下水從山頂上漸漸往山下流,經過地溫梯度的加溫,冒出表就變成有溫度的溫泉水,如果旁邊沒有高山,那麼流出來的就只會是一般的泉水,台南關子嶺的溫泉就是屬於這一類的溫泉

地球地溫梯度
地溫梯度的觀念是說
由於地球的內部還是處於高溫熾熱的狀態
所以當我們愈往地底下走
就代表著愈靠近地球熾熱的中心
所以溫度就會愈高
而這種溫度升高的現象大致上呈現梯度的上升
所以叫做地溫梯度

台灣地區普遍地溫梯度
台灣地區普遍的地溫梯度大約是
高度每下降1000公尺(1公里)
溫度會上升30度到50度C
舉例來說
假設有一座山高度是1000公尺
而山頂上地表的溫度是20度C
當山上降雨
雨水順著地下水的循環慢慢往山下滲透
在高度下降的同時溫度也在慢慢升高
當地下水降到山腳下
溫度已經升高到50到70度C
這時候冒出地表的就叫做溫泉
而地溫梯度的標準會隨著地區不同 季節不同
而有所差異

溫泉的另一種形成原因是由於地底下存在著岩漿庫
地下水被高溫的岩漿庫所加熱
冒出地表之後就形成了溫泉
陽明山著名的馬槽溫泉
北投地熱谷的溫泉區
都是屬於這一類的溫泉

火山溫泉
如果一個地區過去曾經發生過火山爆發的活動
雖然現在火山活動已經停止
但是岩漿庫仍然存在於地底下
存在於地層孔隙中的地下水被高溫的岩漿庫所加熱
冒出地表之後就形成了溫泉
這種溫泉我們通稱為火山溫泉
這種溫泉的溫度通常都很高
有的甚至可以達到攝氏90度以上的高溫
再地表下數百公尺的地方溫度還會遠遠超過沸點
而且這種溫泉水裡通常含豐富的硫酸鹽化合物
因此聞起來會有一股刺鼻的氣味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觀眾服務電話:02-26349122  公共電視 網際網路組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