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斷層? 
地表的岩層如果受到外力作用,
發生破裂,
破裂帶兩側的岩層造成了錯動與位移,
這樣的斷裂帶就叫做斷層。
斷層並不是一條線,
它的破裂區通常是有一個寬度的,
所以叫做斷層帶。

斷層的構造和型態
斷層破裂的面叫做斷層面, 通常斷層面都是以傾斜的角度發生。
斷層面上面的地層叫做上
盤,
下面的地層叫做下盤, 而斷層面和水平的夾角就叫做傾角。
當斷層在錯動的時候, 上盤往上走,下盤往下走, 這種斷層叫做逆斷層, 通常是擠壓的力量造成的﹔

相反的,上盤往下走,下盤往上走, 這種就叫做正斷層, 通常是拉力造成的﹔
如果上盤和下盤並沒有在垂直方向位移, 而是在水平方向有相對的移動, 這樣的斷層叫做走向斷層。

斷層和地震的關係
地震的發生, 是由於板塊飄移的巨大力量造成地層的斷裂, 而釋放出能量。 而地層的破裂帶就是我們所說的斷層, 因此地震的發生,和斷層的確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由於地震能量的釋放, 會尋找地層中最脆弱的地方, 如果地層中已經存在了一條斷層, 那麼地震能量, 自然會從這條地層的破裂面釋放出來﹔
而地震的發生,同樣也會造就新的斷層產生。
所以,到底是地震造成了斷層, 還是因為有斷層使地震容易發生, 實在是誰也無法說清楚的。 我們還知道, 如果一次地震沿著一條舊有的斷層釋放能量,
都很可能會將這條斷層再延伸, 也就是破裂帶分布改變了, 多了分支,或延伸的更長了, 所以任何一次地震, 都可能重新定義一條斷層帶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