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回公視首頁

第一集『探索地球』

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歷史,相較於地球46億年來的日升日落,只是一個剛睜開雙眼的小嬰孩,對於身處的地球的許多未知,也是經過了千百年來的努力探索,才被視為理所當然。


地球的形狀

以前的人對世界的想像,從前的人們對地球的形狀有許多的想像,他們以為所居住的地球是一塊平坦的大地,而海洋的盡頭就是世界的盡頭,印度人以為世界是由幾隻巨象的背所支撐住,埃及人以為天是由高山支撐著,而星斗則從天上垂掛下來,中國人以為天像圓鍋蓋,由八支天柱支撐著蓋在方形的土地上 。

◆圓形地球的觀念
智者與科學家從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慢慢推測出地球其實不是平坦的,而是有彎曲弧度的,亞里斯多德觀察到月蝕的時候,地球的影子是弧形的,是圓形地球的直接證據 。










◆航行世界一週
麥哲倫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出發,繞行地球一週又回到西班牙,地球是圓的這種觀念被具體證實。


請進入詳細內容


地球的運行

天動說
由於看到太陽月亮和星星都做有規律的運行,因此以前的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固定不動的,宇宙中所有的星球都繞著地球作運轉,但是這種說法並不能替星球之間微妙的相互運動做出合理的解釋。

地動說
哥白尼提出了太陽才是宇宙中心的說法,地球則一面自轉一面繞著太陽作公轉,雖然他的學說有些地方並不完全正確,但是卻奠定了地球運行的基礎 牛頓發現了地球引力 替地球的運轉作了有力的解釋,而直到尚佛科利用單擺才真正證明了地球自轉的

運動,地球因為自轉而有晝夜的分別,地球則因為繞著太陽公轉,並因為公轉軸是傾斜的,所以才有四季的變化,並同時定出了南北回歸線以及南北極。


請進入詳細內容


地球的構造


地震學家利用地震波的特性,推測出地球內部由內而外大致分為 :
地核、地函和地殼。

地殼部分大致可以分為幾個大板塊,這些板塊互相擠壓碰撞稱為板塊運動, 才有高山的形成以及火山與地震的發生 。


請進入詳細內容


地球形成與生命的演進

地球的形成
太陽系中許多小行星及隕石互相撞擊形成了原始的地球,地球原本是一個滾燙的大火球,隨著碰撞減少地球也開始慢慢冷卻,先是形成大氣層,然後開始降雨形成海洋,於是生命開始出現。

生命的演進
最初的生命是出現在海洋中,陸生的植物及動物是後來才出現的,而人類的出現僅佔了生命史中的一小部份。


請進入詳細內容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觀眾服務電話:02-26332000   公共電視 資訊部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