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期錚
.現任:最夜新聞主播 

日治時期開採林材 3大林場盛極一時

【劉玟惠 黃兆康 綜合】

客家100經濟篇,今天要帶大家來看台灣的林業發展,從1895年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府,看上了台灣高山針葉樹的經濟價值,於是大舉開採山林,當時官營的嘉義阿里山和台中八仙山,以及宜蘭太平山,三大林場,因為林材需求而盛極一時,也為鄰近的地區,像是台中縣東勢石岡、嘉義奮起湖等地,帶來經濟效益,但隨著林材開採量達到極限,三大林場不再開採林木,而隨著環保意識抬頭,林場也漸漸轉型為自然生態教育中心。

台灣高山常見的樹種,像是扁柏、紅檜等針葉樹,在日本人統治台灣初期,1895年便設立民政局植產部林務課,為林業開拓之濫觴,1915年設立營林局開始,日本人有計畫地開採山林,像是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3大林場便是在當時設立。

為了開採木材,總督府在八仙山林場以鐵路、索道等交通運輸,不但促使開採量增加,交通帶來的便利帶來觀光人潮之餘,也為森林鐵路經過得東勢庄,帶來部分的發展,在1927年「台灣日日新報」所辦的台灣8景票選,八仙山擊敗許多著名景點,拿下第4名,成日治時期台灣8景之一。

東勢區林管處處長 陳奕煌:「民國16年那時,在八仙山林場這邊,因為伐木非常旺盛,有1000多位員工在這邊,所以有設立國民小學,讓我們員工(子女)受教育。」

另外像是宜蘭太平山林場,則利用滑木道和土滑道,以及蹦蹦車做短距離運材,到了平地由蘭陽溪管流,將木材運至宜蘭員山,當時的客家人會一個牽一個,變成群聚的工作群,在太平山工作的老員工,即使已經退休近10年,對於當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

太平山林場退休員工 駱慶光:「太平山日治時代就開發了,(光復)之後工作站的性質,以伐木為主,當時很多伐木組,有集木組運材組,有客家人的又全組都是客家人,工寮裡大家會吃飯,喝酒時就會說客家話,但是他們講海陸話,我有時會聽不懂。」

1982年太平山不再伐木後,林場的員工陸續搬走,只剩下少數人因為捨不得離開,留在當地。

而鏡頭轉到阿里山林場,在1911年完成嘉義到阿里山的森林鐵路後,伐木工作於焉展開,大量的客家人到奮起湖工作,也創造了當地一時的榮景。

奮起湖居民 謝興瑞:「這邊的客家人來這裡,鐵路,森林鐵路,來伐木、運材,很多客家人下來,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客家人住這裡,當時我來的時候,街道就像現在的星期天一樣,中午11點到12點,走路都擠不過去 很熱鬧。」

但由於阿里山和八仙山的林材,經過50年開採到達極限,在1963年停止伐木之後,熱鬧的景況不再,而3大林場也漸轉型為觀光功能。

東勢區林管處處長 陳奕煌:「隨著歷史的潮流跟社會的需求,我們的林業在順應,尤其在民國78年做一個決策,也就是不再伐木,因此林業朝向多元化的經營,保育以及森林育樂,已經非常蓬勃在發展。」

為了保護僅存的森林,今年APEC首度召開亞太地區林業部長級會議,初步共識包含建立疫病預防通報機制,守護日漸稀少的森林面積。

農委會主委 陳武雄:「最終的目的是讓森林在吸碳、固水、保土的功能,能達到最高,這才是經營的目的,換句話說,經濟效益不能夠去違背,剛才我們講的,固碳、吸水、護土的功能。」

在今年6月環境教育法上路後,這些因為官方介入經營,保留部分林相的林場,就成為最好的教育中心,從這樣的轉變,也反映出過去經濟掛帥的思維,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已經慢慢轉變為與環境共存。  (2011-09-26)

 

客家藝能學苑結業 成果展精彩
耗資7千萬 餐廳營造獨特藝術風格
幫助弱勢不遺餘力 羅重盛穫金鷹獎
新校地土地鑑界 隆華建校正式啟動
杉林大愛園區 盼建廟宇信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