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精華往週精華節目簡介

《原住民新聞雜誌》第162集

 

【焦點新聞】

長興國小罷課

他們都是桃園復興鄉長興國小的學生,雖然學校已經開學了,可是小朋友的暑假似乎還沒有結束。長興國小全校六個年級只有65位學生,可是這一所原住民地區典型的小學,這個星期卻一躍成為全國教育新聞的焦點。為了校車司機的遴選問題,44位住在高遶社區的同學,在家長的決定下,從九月五號開始集體罷課。針對校車司機的甄選疑慮,高遶地區的家長早在621號,就已經向桃園縣政府教育局提出陳情書,可是在等不到教育局善意的回應下,一件簡單的人事任用問題,最後演變成學生罷課的引爆點。事實上,當學生「罷課」的原因經過媒體的報導揭發以後,家長本身也因此面對各界的指責,畢竟孩子是無辜的。可是家長不解的是,為什麼以教導學生明辨是非為目的的教育單位,自己卻做不到釐清是非的責任。不過,令人欣喜的是,罷課行動第二天,在教育局方面承諾會繼續針對校車司機甄選問題和家長進行協調的條件下,家長會長終於同意讓孩子第二天來上學。九月七號,長興國小全校65位學生全數出席,不過高遶社區的學生還是拒絕搭乘校車上學,看來家長對教育當局的不滿,並沒有隨著罷課風波的結束而消除。娃郁/阿貢採訪報導

兒童福利政策

一場由世界展望會所舉辦的兒童福利政策國際研討會中,暴露了原住民兒童的福利並沒有受到官方應有的重視根據調查,原住民單親家庭的比率,佔總人口數的百分十七點九,而一般家庭只有百分之三,兩者之間差距在百分十四左右,顯現原住民兒童家族解組的問題相當的嚴重,而目前政府制定的兒童福利法中,就安置兒童的部份並沒有兼顧到原住民族群文化的差異性。以澳州為例,當兒童必須到寄養家庭時,一定以孩子的親屬為優先考量,之前也必須經過原住民組織的審議才能通過。因為經濟上的困境,目前原住民兒童寄養的情形,要比一般兒童來的高,如果政府再不重視這方面的問題,這些未來的主人翁,將來恐怕會是社會很大的隱憂。米將/比佑採訪報導

英語師資缺乏

開學了,台東縣還缺十三名英語老師,怎麼辦?台東縣教育局緊急舉辦了第三次巡迴代理教師甄選造成英語教師不足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教育部要求各縣市聘請由教育部甄選並辦理培訓的師資,許多偏遠學校就請不到這樣的師資,開課了,卻不是專任的英語老師從這個學期開始,五六年級的學生,每週要上兩堂的英語課,偏遠地區的學校,由於班級數少,英語老師通常要跑好幾個學校,才能補足上課時數,可以說相當的辛苦。經過長達四年規劃的九年一貫課程上路了,英語師資不足的問題,凸顯了偏遠地區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也顯現了教育改革的工程,還有待改善的空間。
米將
/比佑採訪報導

鄒語母語師資

在阿里山樂野國小的這一場鄒族母語研習營,除了老師和四年級學生作實地互動教學之外,也讓來自阿里山各個學校,還有高雄三民鄉南鄒的老師下場和學生作母語發音大考驗的遊戲學會了鄒族六個母音,接著就是要學會拼音學會了拼音,當然也不能忘了自己的鄒族名字怎麼唸,由原民會委託台中師範學院設計的這一場課程,雖然跟其它族群的母語老師種籽研習課程沒有多大的差別,但是,遠從三民鄉來的老師,雖然是南鄒的沙阿魯阿,但是,因為環境因素,他反而會的母語是布農族語遠從三民鄉來阿里山來參加母語研習營還不夠,當然要更深入瞭解鄒族過去生活上所用到的文物,還有鄒族的精神象徵-CUBA這一場鄒族母語研習營只是一個開始,如何將所學到的教給自己族群的下一代,除了要對自己族群的母語和文化要有相當深入瞭解之外,耐心、熱心也是要很足夠才是。
伊書兒
/
嘎歷採訪報導

仁愛國中土地

春陽部落與仁愛國中的土地糾紛案,已經延宕了二十多年,土地問題一直得到解決,這個星期五族人來到監察院陳請,希望監察委員康寧祥能夠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當初仁愛國中為了興建校舍,跟鄉公所以及十幾位土地使用人達成口頭協議,用以地換地的方式,來取得土地的使用權,沒想到這個案子經過了二十八年,地主沒有換到地,主管機關南投縣教育局,也以沒有依據,不願意補償他們的損失。由於當事人都已經過世,土地拋棄申請書被人偽照簽名,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族人要獲得土地補償,並不容易。看來這個陳年老案原住民可得要有耐等待,從這個案子,再次應證國家法制強行施行到原住民社會的過程中,原住民土地權益被犧牲掉的事實。
米將
/比佑採訪報導

北市英日語班

這一邊聽老師講ABCD,另一邊練習阿依烏ㄟ歐的發音。這是台北市原民會為了增加原住民婦女在職場上的實力,而開設的第二專長訓練,商用英日語班。九月四號在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館舉行開訓典禮。英語班和日語班免費參加,每班三十位學員,每個禮拜二和禮拜四晚上要上三個小時的課,一直到十一月底,希望從簡單的會話和聽、說、寫的訓練,來加強北市原住民婦女的外語能力,以便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開創多元生存的競爭力。
荻蔀絲
/
嘎嚦採訪報導

阿里山掛牌

陳水扁總統揭牌之後,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九月四號正式開始運作,並且也為打造台灣為綠色矽島的觀光策略發展開啟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打造台灣為綠色矽島,是國家重要政策項目之一,而今年剛好也是台灣觀光行動年,阿里山風景區能夠在今年順利掛牌成為國家級風景區,並且準備動用第二預備金來作整體規劃,顯示政府希望藉由這一次的掛牌,表現出觀光是台灣因應全球化最重要的戰略。阿里山國家級風景區,涵蓋範圍包括阿里山、梅山、竹崎、番路,面積總共三萬兩千七百公頃掛牌之後,交通部觀光局將會結合人文資源協助當地從傳統產業轉型成為綜合性休閒觀光產業,阿里山鄉期待希望藉由國家力量的介入,能夠帶動地方的建設和繁榮,但是,這樣的想法,不免還是令人擔憂,在繁榮的背後,是否會加速了
伊書兒
/
達卡爾 採訪報導

玉峰小廚師

馬將是新竹尖石鄉玉峰村的泰雅族青年,今年才三十歲,從他退伍以後開始到餐廳作學徒,學習煮菜的功夫,到現在已經有八年的時間。事實上,從事餐飲業一直是他人生的目標。民國八十六年,靠著自我苦學的方式,馬將考上了中餐烹調丙級技術士證照。但是這樣的專業條件,碰到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還是無法保證一份安定的工作。今年四月,在父母親和兄長的鼓勵下,他決定回到玉峰村,在故鄉的土地上打造自己的夢想。這一片面積大約兩甲多的土地,是馬將的祖父渼樹親手開墾出來的,也是現在馬將和他的兄長共同創業的根據地,為了感念祖父替後代子孫留下這麼珍貴的資產,他們決定把這片產業取名為渼樹。創業維艱,守成不易,在馬將瘦小的身影下,我們感受到的是無比的毅力和決心。
娃郁
/阿貢採訪報導

土石流公聽會

人定勝天嗎,經過桃芝颱風後大家開始討論,我們建的攔沙壩有用嗎?生態工法是不是適用於治理土石流,什麼是生態工法。專家以及環保工作認為,生態工法使用的材料雖然大部份是取之於大自然,不過打鋼筋樁,截水堵水的工程,都是違反生態的作為,無疑是在脆弱的地層上,再一次的迫害。重事九二一災後重建工作的林清江副執行長則認為,生態工法若是半路出家當然沒希望,但是從源頭頭治理就會有希望。農委會與專家學者斷言,土石流的威脅在十年內恐怕不會停止,所以目前最好的防災觀念,就是居民離開危險地帶,不當的道路不再修護,讓土地重新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米將
/比佑採訪報導

阿美族慰靈祭

九月一號,二十位阿美族的祭師cikawasay,聚集在花蓮縣立體育公園,舉行傳統的祭祖慰靈儀式,祈求體育公園能順利啟用。依照阿美族耆,這一座縣立體育公園所在的位置,過去是阿美族人居住的達固湖灣部落,清朝時被漢人驅趕而分散、日據時代日軍也在當地屠殺不少阿美族人,民國三十四年間,一連三次大洪水,便將整個部落淹沒,而達固湖灣也就這樣消失了。後來,花蓮縣政府選定這塊區域作為縣立體育公園的用地,在進行各項工程時,意外不斷。像是今年四月間舉行的全國中學運動會,就發生了射箭選手被箭射中頭部的事件。經過阿美族長老的指示,才有這一場祭祖慰靈的儀式。經過和祖靈的一番溝通之後,cikawasay祭師團,用黑豬當作贖罪的祭品,往運動場四周祭拜,請求祖靈慷慨的讓後代來使用這一塊地。雖然一旁觀看儀式進行的阿美族人們,並不知道祭師cikawasay究竟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但是透過一句句禱詞和祭歌,族人們相信祖先的靈魂已經得到安慰,並且成全花蓮縣立體育公園,成為培育更多原住民運動選手的搖籃。荻蔀絲/威弓採訪報導

互助村重建

九二一大地震發生的時候,家住在仁愛鄉互助村中原部落的美玉,還是一位家庭主婦,從去年四月份開始,美玉開始投入,九二一震災原住民老人和身心障礙者的居家照顧服務工作。目前仁愛鄉全鄉總共有三百多位接受居家照顧服務的案主,除了六位社工人員以外,另外還有五十一位由當地婦女組成的居家服務人員。可是,自從這項業務從埔里基督教醫院,轉到鄉公所來承辦以後,公部門繁瑣的作業流程,已經讓這一群居家服務員,兩個月沒領過薪水。不過在沒有更多工作機會的情形下,這些媽媽只好硬著頭皮撐下去。這棟正在趕工的房子,是互助村清流部落在九二一之後,第一棟參加「築巢專案」,就地重建的房子,挖土機的作業聲音雖然吵雜,不過卻替寧靜的部落帶來難得的活力,和工作機會。潘田明原本務農維生,九二一之前偶爾作一些建築臨時工來增加收入,地震之後他也曾經對生活感到失望,可是自從開始參與「築巢專案」以後,潘田明不但有了一份工作,也讓他產生對災後重建的信心。可是這樣的工作機會畢竟有限,同樣在互助村,馨園十六屯組合屋中許多年輕力壯的年輕人,卻已經連續失業好幾個月了。今年已經六十四歲的胡永吉,是北港溪河川保育工作隊最年長的隊員,而他加入護溪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希望以後的子孫也能夠看到清澈的河流和美麗的魚群。兩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仁愛鄉互助村的地震災民,有的人到現在還深深地陷在九二一災難的情境,而無法跳脫出來,不過也有的族人,儘管生活難過,他們還是試著在巨大的悲情中,走出一片光明。
娃郁
/阿貢採訪報導

【專題報導】

薰衣草在尖石

談到薰衣草,有人可能會想到法國的普羅旺斯,或是日本的北海道,在每年薰衣草開花的季節,就會吸引成千上萬的觀光客去欣賞那一片片色的花海。最近,在新竹縣尖石鄉的泰雅族人,也在種薰衣草,不過他們並不瞭解,香草植物可能帶來的轉機。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c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