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精華往週精華節目簡介

《原住民新聞雜誌》第164集

 

【焦點新聞】

復興納莉災情

納莉颱風帶來的驚人雨量,除了讓石門水庫從九月十七號晚上開始,連續進行四天的洩洪作業,也讓大漢溪上游復興鄉的聯外道路,在九月二十號上午一度完全中斷。還好在工務單位積極的搶修下,復興鄉前山的聯外道路已經可以通行。不過由於北橫27公里處的路基完全被掏空,同時桃118線道在60公里處附近完全崩塌的緣故,所以包括復興鄉高義村、三光村、華陵村等後山地區,以及長興村、奎輝村的對外聯絡道路,目前車輛還是無法通行,住在山裡的居民靠著雙腳走出部落,而想要回到山裡的人則癡癡地等待道路開放的一線機會。雖然道路殘破不堪,不幸中的大幸是納莉颱風在復興鄉沒有造成人員的死傷,至於在產業道路和農作物的損失,鄉公所還在進行統計,預定到下個星期道路可以完成搶修。

娃郁/達卡爾採訪報導

澤仁一鄰災情

就在納莉颱風警報解除的第二天,在鄉公所活動中心已經暫住三天的黃森榮老先生一家大小,決定回到他們位於復興鄉澤仁村一鄰的老房子。可是澤仁村一鄰唯一的聯外道路,由於颱風的緣故已經完全崩塌而無法通行,於是部落的族人在茂密的竹林中,開出一條回家的路。不過真正讓他們有家歸不得的原因,其實是因為豪雨造成的地層鬆動,讓他們擔心如果再來更多的雨水,可能會引發恐怖的土石流。目前一鄰部落只有六戶人家,面對大自然不確定的危險,居民希望鄉公所能夠儘早決定是否要進行遷村。復興鄉公所已經在這星期三到澤仁村一鄰實地視察,儘管居民的意願強烈,但是能不能以及何時遷村就要看公家單位的行政效率。

娃郁/達卡爾採訪報導

尖石五峰災情

納莉颱風,星期一從台灣北部登陸,根據新竹氣象站的觀測資料,在新竹縣的山區累積雨量高達九百到一千公厘,同時從星期一下午開始,尖石鄉的前山跟後山,就不斷傳出道路坍方的消息。而通往嘉樂跟新樂村的一二○縣道,也面臨嚴重坍方,無法對外聯絡交通另外,根據尖石鄉公所的災害統計,因為司馬庫斯橋被沖毀,所以司馬庫斯部落可能會陷入一段交通黑暗期。而在尖石隔壁的五峰鄉,也因為山區豪雨,造成多處坍方,一直到星期二下午,通往五峰的南清公路,仍然在進行道路搶修的工作雖然颱風警報解除了,但是對原住民來說,他們的痛苦其實也跟平地淹水的災民一樣,有的人急著上山探視家人,也有人急著下山掛急診,但是因為道路不通,他們全都被困在路上,完全動彈不得

馬紹/嘎歷採訪報導

新鄉賑蔬果

同樣是災民的南投縣信義鄉新鄉社區的布農族鄉親,因為感同身受這次納莉颱風造成台北市嚴重的災害,昨天下午遠從南投載運了六部卡車的蔬菜水果到台北市政府,台北市原民會主委孔文吉代表馬市長接收。上一次桃芝颱風受災最嚴重的信義鄉新鄉村,發動全村村民,利用一天的時間,採收當地栽種的農作物、短期蔬果類,全數捐給台北市的災民。台北市原民會表示,這些新鮮的蔬果,會轉發到內湖及南港區公所,分發給需要的災民。在這樣菜價飆漲的時候,部落鄉親還大老遠載運蔬菜水果到台北市賑災,同時也募集了鄉親的捐款六萬元提供災區學童做教育基金。雖然也只有少部份的都會區災民受惠,不過,這樣感恩與同理心的付出,更叫人感動!

婀麼/仙米希法採訪報導

筆石災情後續

信義鄉羅娜、筆石兩個部落的災民,九月二十號前往信義鄉公所陳情,懷疑桃芝颱風造成筆石部落有三十幾位居民罹難的其中因素,就是台大實驗林場,因為在筆石溪和阿里不洞溪上游整修林道,把大量廢土傾倒在河川,因此造成這一次嚴重的災情這一次的商討過程,雖然並沒有結果,但是,羅娜、筆石的罹難者家屬已經決定要成立自救會,針對這一次的桃芝颱風作出一些回應在這次桃芝颱風,奪走筆石部落三十幾條人命的罪魁禍手,是不是台大實驗林場,仍舊需要檢調單位實地勘查,才能得到進一步的結果。

伊書兒/阿貢 採訪報導

民族誌影展

由台灣民族誌影像學會主辦的「第一屆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是亞洲首創,除了邀請國內外二十多位導演與觀眾座談外,9/2125號,觀眾可以用五百元的優惠票價全程觀賞34部具有代表性及深度文化內涵的作品。民族誌影展在國外行之有年,長期以來缺乏亞洲的國際影展,不過,從今年開始,台灣也有民族誌的影展,讓國際上的紀錄片交流互動。以國內現況來說,雖然有部份的紀錄片工作者並沒有民族誌的訓練,但也代表另一種聲音。從這次影展可以看到關於蘭嶼的部份就有不同的觀點呈現:從這些國內原住民紀錄片來看,作為原住民紀錄片影像工作者仍大有空間可發揮,透過影像內容不但保留獨特多樣的文化內涵,同時也將長久以來各地原住民所面臨的困境呈現出來。

婀麼/仙米希法採訪報導

蘭嶼獨居老人

每個星期天的下午,椰銀村居家服務的義工媽媽們,都會來探望這樣孤苦無依的老人,陪老人聊聊天,幫他們洗洗頭,還有整理家裡的環境,這樣的工作,已經持續兩年了,回首當初,他們在做這個工作的時候,常常遭到家屬的反對。在蘭嶼推行居家服務的工作,在先天上有它的困難,跟達悟族人的風俗習慣有關。目前蘭嶼鄉需要被照顧的老人總共有四十五位,不是老化就是罹患重病在身,居家關懷協會的義工媽媽們,除了提供心靈的慰藉跟醫療後送的工作以外,亟需要社會大眾伸出援手,藉著大家的愛心,讓這些孤苦無依的老人,在生命的盡頭活的有尊嚴。

米將/比佑採訪報導

原民會買船

蘭嶼的文學作家夏曼籃波安,在傳屋裡面特地為台北市原住民委員會的主委孔文吉解說,怎樣鑑定一條好船。這次原住民委員會特地到蘭嶼買船,是為了明年的凱達格蘭博物館。一般來說,蘭嶼併板舟的龍骨是用欖仁樹製作,龍骨底是取之於原生種的龍眼樹,而船板是用麵包樹打造而成的,最後呢再刻上精美的雕飾。蘭嶼傳統的併板舟製作精美,常常是各博物館喜歡收藏的文物,目前鄉公所也有編列預算鼓勵族人造船,只是船的好壞,就要看個人的技術了。

米將/比佑採訪報導

蘭嶼文物禁輸

這是達悟族勇士們在祭典期間,穿戴的藤帽以及背心,這是女人手持的禮杖跟棕甲,這些東西目前被法令限制為不能攜帶出境的古文物,為什麼會有這項規定,其實有它的歷史背景。蘭嶼地區被行政院劃定為文化資產保護區,所以依照文化資產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的歸定,未經許可而擅自採取植物如羅漢松、蝴蝶蘭等以及古文物金片、銀兒、長矛等,將處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併科兩萬元以下的罰金,由鄉公所來做把關的工作。不過這項法令,並不施行於併板舟的部份。一般古文物的鑑定是鄉公所請當地的耆老鑑識,十年以上的文物都是在規定的範圍裡頭,所以喜愛達悟族古文物的民眾,可要小心,不要觸犯到當地的法令。

米將/比佑採訪報導

奇美英語老師

國小英語教學這個學期全面開跑,但是仍然有許多偏遠地區的學校,找不到英語老師。不過,花蓮瑞穗鄉奇美國小就幸運多了。一位教育部徵選合格、來自台北的林老師,當初徵選通過、填寫的第一志願,便是偏遠的奇美國小。其實到偏遠的原住民小學任教,並不比在其他地方差。而面對活潑好動的學童,如何創造適合他們學習英語的情境,林老師的規劃讓人深具信心。如果教學沒有熱忱和動力,在哪裡教都不會有好果效。林老師把他教學生涯的第一次,和奇美國小的小朋友分享,相信他所得到的成長,不會比其他人少。

荻蔀絲/威弓採訪報導

新佳陽遷村

二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讓整個梨山地區陷入了交通黑暗期。位在德基水庫上方的新佳陽部落,也在這一波震動當中,顯得更為黯淡。年輕人或許記得民國五十七年十一月,從舊佳陽遷到新佳陽的歷史,但是老一輩的族人,更清楚記得他們是來自德基水庫對面那一塊,叫做嘎幼的台地,也是他們永遠回不去的佳陽部落九二一地震之後,新佳陽部落也傳出了房屋傾倒、地殼龜裂的災情。隨著鄉公所與學者專家的判定,這被列為必須遷村的部落。經過村民大會表決,大家百分之百同意遷村。這樣的決定,也可能讓新佳陽部落走進第三次遷村的紀錄當中黃輝榮二年前剛從梨山國小退休,他回到部落不久,就遇上了九二一地震。震災之後,他負責整合部落意見,向各單位提出遷村計劃,但是,二年下來,幾乎沒有收到任何正式的回函雖然有遷村的共識,但是想在梨山尋找適當的土地,足足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最後,居民只能接受鄉公所和學者專家的新決定,那就是新佳陽部落不需要遷村。就在今年八月,九二一重建基金會編列二千多萬元的重建經費,由鄉公所發包的工程正式動工,開啟了新佳陽部落的災後重建新佳陽部落的重建,看來又是一個由上到下的重建計劃。決定遷村或不遷村,居民完全沒有參與空間,只能任由政府的規劃,在這一塊不安定的土地上,進行各項階段的補強。事實上,也像是在為過去的工程品質作修繕補強的工作從日據時期被強迫遷村,到興建中橫公路與德基水庫淹沒區的限制。一群住在梨山佳陽部落的泰雅族人,就這樣不斷隨著政策的擺動,尋找一個又一個的新佳陽。在經歷九二一的世紀震災,他們終究還是留在最後落腳的土地,但是選擇留在新佳陽,依然不是他們自己的決定

馬紹/嘎歷採訪報導

走出失業系列

鹽烤香魚,在一般日本料理店,可以說是高級的佳餚,這種帶有香瓜香味的魚,價格通常都不便宜但是在新竹縣尖石鄉,只要八十塊錢就可以吃到新鮮的鹽烤香魚,這些經過急速冷凍的香魚,大都剛離開魚池不到半天,就進入消費者的肚子裡想出這種自產自銷的點子,泰雅族的田利情說:主要是不想再被大盤商剝削他辛苦換來的成果七年前,原本只想利用執勤以外的假日回到山上養魚,但是田利情發現,養魚其實也必須全天候待命,最後,他辭去警察工作,努力了七年,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香魚專家,他認為只要有耐心,每個人都可以培養出另一個專長,不必擔心因為失業而找不到工作今年暑假,田利情嘗試,在週休二日的假期擺攤賣烤香魚,結果他發現,因為有限度的平價供應香魚,反而創造更多的利潤,經過成功的試驗,他更有信心要把香魚變成尖石鄉的特產之一最近很人因為失業,回到部落,都不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土地來創造收入。透過田利情養香魚,發展部落特產的經驗,或許可以激發更多人,發展部落特產,創造經濟收入,走出失業的困境

馬紹/達卡爾採訪報導

大安部落

走進苗栗縣泰安鄉的大安部落,正好遇見幾位以工代賑的居民,不過,他們執行的是發展部落觀光特色的計劃之一;搭蓋一座具有原住民風味的山豬寮。九二一地震,大安部落有四十多戶災民,現在只有一戶完成重建。這樣的進度,恐怕連山豬寮,也要超前落成了,但是災民想就地重建,不是無法貸款,就是因為沒有建築執照,怕被鄉公所罰款。二年下來,大家只能慢慢配合政府的政策與法令規定否耐在推動大安部落重建的部落會議當中,代表七戶受災的家族發言,但是因為年紀最輕,他的意見很難被形成共識。經過協調,他們在部落下方,找了一塊地,計劃重建家園,但是他感覺這裡跟不上部落的進度,擔心整個家族繼續停在震災的陰影當中直到現在,否耐的家族,三十多個人,還是住在一棟沒有建築執照,必須叫做臨時鐵皮屋的房子。而這棟房子的地基,每天還在慢慢地往下滑動#羅細牧師也有一個龐大的家族,九二一地震時,房屋全倒,他選擇三十萬元的補助,自己加了十萬塊的積蓄,為子孫二十多個人,蓋了兩間組合屋。而他和妻子以及年邁的岳母,還是住在鐵皮屋裡,等待有人捐款幫助他們從大安部落的公共工程來看,似乎看到了重建的進度正慢慢的在加速。不論是水土保持、災區造林、或是正在同步進行的觀光產業方案,部落的災民大都能透過以工代賑的方式來貼補經濟收入。不過,像否耐這樣年輕的部落重建委員,他的煩惱還是比任何人多,他擔心大安部落的重建進度落後,還擔心家族的重建工程被長老們忽視。即使他祈求上帝保佑臨時鐵皮屋不會立刻滑入河谷,到最後,他還是要跟所有的受災戶一樣,擔心房屋重建,根本沒有辦法貸款

馬紹/嘎歷採訪報導

仁愛國中重建

仁愛國中是南投縣仁愛鄉唯一的國民中學,兩年前九二一大地震期間受到的災害,在南投災區來說算是比較輕微,因此一場大地震,反而意外地替仁愛國中帶來從埔里災區,回流到山上讀書的學生。除了安全上的顧慮以外,事實上,九二一之後原住民家長在外地生活不易,而引發的經濟因素,也是學生回流的主要原因。目前仁愛國中大約有280位學生,足足比九二一之前多了三十多位,差不多是一個班級的人數。雖然仁愛國中在九二一地震當中損害不大,不過在去年的碧利斯颱風,卻受到比地震還要嚴重的破壞。還好在各個民間團體和教育部的經費贊助下,大破壞也因此帶動仁愛國中新校園的建構工程。在仁愛國中校園重建藍圖中最富有人文意涵的,就是這棟三層樓的新大樓,這棟大樓除了有觀星台、學習角落、文物館的規劃以外,沈明仁校長也計畫把這裡打造成仁愛鄉原住民族歷史文化的資源中心。而每一處精心設計的角落,都是為了培養學生對自己的族群文化,產生信心和尊嚴。沈明仁校長從民國七十七年開始到仁愛國中任教,一路從老師、主任、代理校長,晉升到校長的職務,對他來說,九二一大地震是一個轉機,透過大規模的校園重建工程,仁愛國中第一次有機會把所有不屬於仁愛鄉當地族群特色的符號,從校園裡趕出來。

娃郁/阿貢採訪報導

921重建檢討

根據九二一重建委員會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底定要遷村的部落有-仁愛鄉互助村的中原口部落、上眉原部落,和瑞岩部落,在和平鄉有三叉坑、雙崎、烏石坑部落,而目前已經破土開工的有中原口和雙崎,在原地重建的部份,震災全倒戶有一千0一戶,半倒戶有九百三十七戶,全倒戶勿打上標目前完成重建的有兩百四十一戶,重建中有一百三十一戶,有六百二十九戶正在等待重建在六個遷村案當中,中原口部落,雖然在三月十五號已經破土動工,公共設施計劃也已經在作,但是,對於其它部落的遷村案,在土地變更編定的部份,執行計劃的仁愛鄉鄉長,希望九二一重建委員會能夠專案處理戶,有六百二十九戶正在等待重建在六個遷村案當中,中原口部落,雖然在三月十五號已經破土動工,公共設施計劃也已經在作,但是,對於其它部落的遷村案,在土地變更編定的部份,執行計劃的仁愛鄉鄉長,希望九二一重建委員會能夠專案處理目前遷村案面臨最大的困難,是土地變更編定問題,而原地重建家園的受災戶,經過了兩年,認為政府的執行效率,似乎還是在原地打轉政府目前針對就地重建家園的部份,在中央銀行提撥了一千億三千萬的貸款,原民會也提出了由原民會擔任保證人的信保貸款,但是,因為原住民受災戶,礙於土地設定產權、和擔保品不足的問題,遭到銀行退件的也很多,因此,針對貸款問題,重建委員會也新訂定了融資貸款兩年的重建之路,政府訂定了許多的政策來重建原住民聚落,但往往也因為政府的行政效率問題,讓原住民受災戶,等到最後也不願積極面對重建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到現在已經兩年了,未來的重建之路,是否真的能夠像九二一重建委員會門口寫的:重建之路,大步而行來進行?除了政府的政策要落實之外,能夠讓重建腳步走的更穩更紮實,還是要靠原住民本身要站起來,並且民意代表和知識份子的參予堅督,也是重要的一環.

伊書兒/阿貢採訪報導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c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