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公共電視─面對國家

專訪研考會主委 葉俊榮
日 期: 2004-12-25
時 間:每週六晚間八點至九點 製作人:黃明明
主持人:謝金河



面對國家第78集 來賓葉俊榮
   
   謝金河:各位觀眾大家晚安,我是謝金河,歡迎再度收看公共電視為您製播的面對國家。當您在收看我們這個節目的時候,在2004年,大概已經剩下六天了,2005年之後,會有很多新的改變,這個新的改變當中,我們行政院研考會,今天我們邀請到我們主委,要來跟大家說明。行政院在2005年有兩項重大改革,一項是將來公文的文書由橫式來書寫,我想這個為了電腦操作方便,將來這個是一個比較大的改變,但是最近研考會在十二月二十二號,在紅樓劇場,有一個行政院公報統合發行的新制實施的記者會,在這個記者會當中,由我們葉主委來跟大家講述,未來新的公報整個統合發行的新制,今天我們請到主委來到我們節目中,把這個新制度未來規畫的方向,來跟全國觀眾朋友做一個說明,今天我們非常高興主委到我們節目中,主委好。
   
   葉俊榮:主持人好,各位觀眾大家好。
   
   謝金河:好,我想特別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們主委是現階段行政院當中,三個耶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他是耶魯大學的博士,他也是台灣大學的教授,在出任研考會主委之前,他是政府改造委員會的委員,同時他也做過行政院的政務委員,現在是研考會的主委,他經歷非常地充足。我們看到這次整個行政院新制過程當中,主委是卯足很大的力氣,我們也了解說,在公報統合發行,我記得好像十年前,主委在當台大的教授的時候,已經有這樣的構想,這個計畫好像也是你來草擬,經過十年,現在終於要跟大家見面了,所以一開始我們先請教主委來談談,行政院公報,它這次的統合發行的新制跟舊制,到底有什麼差別?民眾將來跟政府打交道,有哪一些要注意的事項?先請教主委。
   
   葉俊榮:是的,的確是用一種很雀躍的心情,來面對明年一開始,我們就有一個新的公報制度,看起來這個公報,好像又是一個政府出版的東西,是不是背後有多少意義在裡面,這意義非常非常地深遠,因為這個跟政府跟人民之間的互動關係,是非常非常有關的,我們不管是企業在做企業上的決策,或是我們一般的家庭在盤算要不要生小孩、要不要做什麼樣的投資,甚至於股票的漲跌,其實很多方面跟政府所釋放的政策訊息、政府所採取的法令、政府公布的辦法,甚至於採取的各種標準,其實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在比較進步的國家,他們都有一個非常方便的公報制度,政府只要訂定任何樣子的一個法令,通過什麼樣一個辦法,它會在公報裡面把它公布出來。如果我們來看台灣現在的狀況,我們有十九個機關,發行二十種公報,舉個例子,譬如說我們今天企業界要去了解,到底兩岸之間的投資有什麼樣子的…限制上有沒有什麼改變,到底應該去看陸委會公報?還是去看經濟部公報?他馬上要面臨這種選擇,只要到了去看陸委會公報之後,發覺糟糕,它是三個月才發行一期,所以它變成…政府機關不只是十九個機關,二十個公報,每個公報的發行日期是不一樣的,有些是一個禮拜就一期,譬如說行政院公報,有些是一個月一期,譬如說環保署公報,三個月一期的,譬如說陸委會公報,
   
   謝金河:大家週期都不一樣。
   
   葉俊榮:都不一樣,所以就造成了民眾、企業,甚至於外商,它要了解你這個政府的政策,就面臨相當多的困難。所以我們如果政府從顧客導向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怎麼樣讓我們的人民、我們的企業、我們的地方政府,甚至於政府跟政府之間,機關跟機關之間能夠了解,到底法令的狀況怎麼樣,我相信一個統合性的公報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樣一個作法,其實是我們一般在講政府改造的作法,本來你是完全各機關各行其事,那我們如果說用顧客導向的角度,以人民的需求為念的話,那這樣把它整合起來之後,我們的人民每天都會有一本公報,因為把各機關的量全部統合起來,所以你每天只要看這個公報,就能夠掌握所有政府機關的訊息。這個觀念是很簡單的,就是政府自己整合自己,政府把自己的服務整合起來,然後用一個接觸點提供給人民,所以人民不必像沒頭蒼蠅那樣,到處去鑽說,到底他要到哪個地方找到政府的資訊?所以這樣一個統合,背後就是以人民的需求為念。
   
   謝金河:好,剛剛主委講到這個,假如我是一般民眾,現在用什麼樣的管道可以了解到公報的資訊,我們可以從這麼樣的一個資訊內容,看到有哪一些比較具體的內容嗎?
   
   葉俊榮:是,譬如說從一月三號開始,那我不管是關心環保的問題,或是我關心土地,或是我關心有關證券、期貨,相關的政府機關,有沒有什麼辦法、有沒有規定的時候,我只要是能夠拿到我們的這個政府公報,我就能夠從中間看到所有的一切。那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法就是,我們採取…我們說「EP同步」,E就是電子檔,P就是我們的紙本,從一月三號開始,我們的E跟我們的P,這兩個都是同步發行,所以民眾也可以上網,只要上網,他雖然拿不到這個紙本,但是他上網,他就能夠掌握到今天公布的命令到底是哪些,他也能夠從命令裡面知道說,原來從今天開始,什麼樣的政府新制出來了,他能夠根據這樣來做他的判斷。
   
   謝金河:現在我問得細一點,假如我現在是股票投資人,我怎麼樣從政府公報當中去找對我有用的訊息?
   
   葉俊榮:所以你就只要去找…譬如說以現在的角度來講,就趕快找金管會,金管會的訊息在一個機關裡面,它有沒有公布任何相關的規定,這個是指當期的。未來電子檔還會有所謂回溯建檔,回溯建檔就是說,把過去所有政府機關所公布的、在公報上公布的,我們再把它放進去網路裡面,然後他就可以做檢索,譬如說我關心的是有關證券、我關心的是銀行、我關心的是保險,這些都雖然現在的角度,都是在金管會裡面,但是它以前是在財政部啊,就在金管會設立之前,它以前是在財政部,不管你現在是在哪一個部會,以前相關的這些法令,如果能夠回溯建檔,我只要檢索,它就會全部把它全部列出來。不只這樣,我如果要了解的是說,一個專門的議題,或者我要了解的是,單純、某一天,或是某一個月,我透過日期、我透過專題、或是透過機關,我了解這個機關過去一個月公布了什麼樣子的命令,我都可以全部檢索出來,所以EP同步的一個效果,使得我們資訊的處理就更為有效。
   
   謝金河:剛才主委講到這個EP同步,我們現在公文的這個部分,也順便幫我們全國觀眾來稍微解釋一下就是說,過去我們公文都直排嘛,現在都橫排了,這個橫排之後,它未來對很多媒體,比方說我們現在雜誌都直排,這個到底有多大的衝擊?
   
   葉俊榮:我們現在看到的政府公文書,其實很多都是直排的,非常有趣的是,這樣的一個從上到下,從右到左這樣子的規定,是法律要求的,我們的公文程式條例明白規定,公文只能由上到下,由右到左,所以當我們台灣面臨兩個趨勢,一個就是所謂國際化趨勢,我們跟國際的連結越來越密切,所以我們很多文書,中間都有很多英文在裡面,我們馬上面臨困難,另外一個趨勢就是資訊化、電子化,我們在處理這些文書,都在電腦裡面做,甚至有很多是行政院現在,像各機關之間的公文,都是電子交換的,都電子檔,不止電子檔,而且電子交換,在這樣一個互動的環境之下,我們直書就產生很多困難。再加上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我們有很多資料,有些是直的、有些是橫的,你到底要裝訂在哪裡,裝訂在右邊還是裝訂在左邊,往往到最後,我們沒有辦法很清楚地做文書整理,包括以後歸檔,所以現在只要是全部都用橫書的話,以後就非常清楚,裝訂在左邊、在右邊,那電子的部分,傳輸也非常容易。所以行政院從明年一月開始,採取的這兩個制度,兩個制度推動之後,它雖然是小事情…雖然是小事情,不是說我們投資幾千億,蓋一個什麼大的設施,但是這樣一個小事情,背後意義非常重大,它能夠讓我們進入資訊化社會,能夠進一步地讓我們也能夠跟國際連結,未來的公文互動,機關跟機關之間,當然是採取這樣的作法,進一步地,我們也要採取所謂的「G to B」,就是Government to Business,連結到企業,然後「G to C」,甚至於到一般的民間,一般我們的顧客裡面,所以這樣兩個公報跟公文橫書,其實背後代表的是一種魄力。
   
   謝金河:因為過去非常長久的時間…大概十年嘛,剛才我們講到就是說,現在讓民眾可以享受到,單一窗口的服務,理論上來講,這應該很快就要做了,那這個我們也了解,主委在這整個任務的推動花了十年,這十年理論上,它沒有花什麼錢,但是好像在統合過程當中,我們是經過很多年的波折,這個十年的努力,是不是可以跟我們觀眾朋友講一講?
   
   葉俊榮:對,剛剛主持人也特別提到,這也算是機緣吧,我在當台大教授的時候,當時的研考會就很有構想,當時就說要研究一下我們的公報制度,是不是有什麼樣子一個改進的空間,所以我也幫研考會做了一個研究,做出一個報告出來,那個報告出來,其實是非常多參考美國的Federal Register,美國的聯邦公報,因為它每天發行,我對那個制度是非常非常…感覺非常非常有意義的,所以我當時也提出了對台灣的情形,應該有一個整合性的公報。這裡面還有一個小故事,稍微講一下,曾經我碰過在中國投資的外國人,他說在中國非常痛苦,他要了解政府有什麼命令有什麼政策、有什麼公告,很困難能得到,而且還甚至有時候要透過私人關係去問有什麼辦法,可不可以讓我看一下,他說這個實在是非常非常不國際化,非常糟糕。然後他的第二句話就傷到我了,他說,但是在台灣,也差不多啦…我當時的感覺,那個是做這個公報當時的背景,從今天的角度,經過一段時間,其實這個事情是個決心,如果有心要做、努力去做,是應該可以做得出來,但是我們機關跟機關之間,往往會有很多相互之間互相會…到底你做還是我做?過去的確到底是新聞局做、還是研考會做,中間有一些互動的狀況出來,今年五月,我到研考會來,我當時的感覺就是說,一定要趕快做,現在我們同仁很努力,今天就見到它快要出現了,明年就開始了。
   
   謝金河:這裡面還牽涉到…現在我們提到,透過這次公報的發行,各部門的組織改造也悄悄啟動了,事實上我們從這次公報發行當中,主委過去是在整個政府組織改造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從這次公報統合發行之後,我們來看政府的再造,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未來應該是走怎麼樣的方向?
   
   葉俊榮:剛才講到說,有十九個機關發行二十個公報,其實我們行政院底下有三十六個機關,也就是說行政院是一級機關,一級機關底下,我們有三十六個機關,三十六個機關在全世界的狀況是怎麼樣?我們其實…國人都很少有機會去了解這樣子的一個問題,當我們每天,我要跟政府打交道的時候,發覺為什麼我要到這個地方辦這個文件,又要到那個地方辦那個文件。這個地方辦文件,要那一個地方的文件做基礎,就要跑來跑去,其實政府因為它設立機關太多,它就像變形蟲那樣,所以人民必須去遷就政府機關的設置,你設那麼多機關,職權分散,所以我就要各個地方去跟政府打交道。
   
   謝金河:趙藤雄先生說,海洋公園大概全部蓋起來那個章…要幾萬個。
   
   葉俊榮:沒有,沒有,幾萬個是有點誇張,不過幾百個那是真的是有可能,為什麼呢?因為我有很多機關,我都有我的職權,我不願意怠忽職守,所以我會斤斤計較,從我機關的角度。但是三十六個機關,如果比較其他國家呢,我們就拿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國家做例子,這是比較進步的國家,這些國家裡面,絕大多數的機關的部會都是十二至十八個中間,十二至十八是一個很棒的數字,你一個院長站在這裡看到,眼睛一瞄就看到十二至十八個部會。
   
   謝金河:太多了連講話都困難。
   
   葉俊榮:連講話都困難,而且他頭要轉來轉去才會繞一圈,所以這就是我們真的是太多了,即令是加拿大跟紐西蘭,他們已經被認為太多,二十五個部會,但是也比我們三十六個還少很多,所以我們一直…只要有需要什麼業務,就設立一個任務編組,這個任務編組最後就變成機關,然後我們台灣,中華民國的部長是特別多的,我們有三十六個,大家都認為你是主委、我是部長…什麼這樣子,大家都認為一樣大,所以那個職能相互卡住,不只是說人民不方便,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這可能會節省人民的納稅錢。我知道主持人對數字是最熟悉了,譬如說我們每年的歲出,一般而言大概一兆六千億的話,大概是那樣的話,那我們一兆六千億的支出,分配到各個部會去,各個部會它有計畫,然後後面有預算,你只要把它全部拿出來看,三十六個拿出來看的話,因為它分得太細了,所以各自都有一些重疊,你也做、我也做,這就是為什麼說,公報到底以前是新聞局做?還是研考會做?那這中間可能都會多少有一些重疊,重疊的結果就造成公共支出其實是一個浪費。我又講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我們透過政府改造把部會縮減,做一個比較好的統整之後,那個重疊假設能夠降低的話,我不要說太多,光降低1%,1%就是一百六十億,透過組織改造,可以讓我們重疊的支出能夠減少,而且不只這樣,而且你重疊支出減少,就少那種互相卡、互相協調,所以行政效率也會提高。所以我們今天看到政府改造,不是單純是一個數字的問題,說三十六個機關太多,我們要把它減少一點,不是只有這樣的問題,它背後是一個台灣競爭力的問題。
   
   謝金河:好,現在主委講到競爭力,現在在整個變革當中,其實最大的一個阻力,都是來自內部的抗拒。比方說現在,我們要把行政院組織改造,要把幾個部會要縮減,比方說現在三十六個部會,我們將來縮成十三個,然後四個委員會,十三個部、四個委員會,比方說是這樣子的規畫,那當然會消失很多單位。這消失很多單位,第一個員工會抗拒,這個員工的抗拒,到目前為止,我看各行各業,其實都有這樣一個情況,也就是說,比方說我們現在看到金融業的改革,現在總統已經三令五申,希望金融合併速度要加快,他未來也希望說,像現在有十二家官股銀行要減半,包括金控公司,十四家要變成七個,都要減半,這減半,很多人會認為我的飯碗不保,所以那種抗爭,像最近很多公營事業的員工,他走上街頭,事實上就是抗拒,這個抗拒,在各行各業其實都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未來整個政府改造的過程當中,我們怎麼樣來面對大家因為既得利益的牽絆,所造成一個改革的抗拒,這個主委有沒有什麼辦法?
   
   葉俊榮:是,其實如果說要改革、變革,企業界是每天在面對,你不改革,你就到最後一行那個底下,你不行,你就是不行,所以你該合併的你不得不合併,你該在組織上,在生產線上,你就必須做調整,否則你沒辦法面對挑戰。但是政府部門有點不一樣,因為政府部門的存在,往往它沒有最後一行那個壓力,不會說你這個部會,內政部你今年年底,你總共最後是盈餘多少,不是用這樣去算的,所以它的壓力,它往往會看不到壓力,那如果我們的一般民眾、社會各界、企業界,它也沒有這個壓力給政府的話,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政府繼續business as usual,繼續原來的運作模式,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天台灣走到這裡,為什麼我們的政府是這麼臃腫,原因就在這個地方、就在這裡。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麼做,其實過去十幾年來,行政院都有一些小組,要去怎麼樣去做改造,但是很難做成,原因就是像剛才主持人所說的那樣,你是不是能夠擺平內部,是不是你能從內部自己就願意做這樣的事情,事實上一直做,一直有這種呼聲,但是不願意去得罪、沒有最大的決心去做的時候,永遠做不出來。
   
   謝金河:但是現在有選票壓力啊,我認為現在政府最怕的就是,現在你看到這個朝野兩黨,大家在社會福利上面,像老人年金啊,大家都加碼,這個加碼基本上跟選票有關,組織再造當中,還是跟選民有關,這公務人員如果反彈,我想這個會不會使得改革又打了折扣?
   
   葉俊榮:所以我們要把這次政府現在推動的組織改造,它背後的決心跟勇氣,我們應該鼓掌,為什麼應該鼓掌呢?可以想想看一個執政的人,一方面在執政,就好像說我划著一條船,我在划,這是我的政府機器來幫我做事的,結果我不只在划,我要划到那裡,我邊划,我有決心要把這條船修得更好,好讓它能夠划得快、划得順,如果這個政府心裡想說,反正我只做一年、兩年,我沒有什麼做短期思考的話,那我幹嘛現在在那邊花力氣在那邊修這個船,把它修得好?所以它一定是有決心想要長期執政,它願意去忍這個短期的痛,所以執政的人,自己願意去改造自己,這件事情從全球的角度來看,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往往都是說在野的,或是說一般社會,逼這個執政的人說,你要改造,否則你這個公共支出太龐大,或者你只為了照顧你自己的公務員,但是現在的這個政府這樣努力去推,也是因為政黨輪替之後比較沒有包袱,沒有包袱之後,它能夠面對現在這樣的一個組織型態,痛下決心說,我要努力地大改革,在這個基礎上去做,理論上來講,做組織改造,長遠而言對人民好,但是在過程當中,如果說有人反對,就好像說你面對選舉的時候會不會說有所…但是我們經過幾次選舉,這個組織改造做到現在,更是加碼地在做,所以我們已經通得過那樣子的一個考驗,所以政府的決心在這個時候展現出來,背後其實是需要人民來肯定它,好讓它能夠勇於、願意自己再進一步地往前走。那當然更重要的是說,行政部門跟國會要合作,要能夠把這樣的一個事情、大家都認為是該做的事情、對人民有益的事情,能夠把它做得出來,因為它完全不是為了某一個政黨的利益,也不是為了某一個政治人物的利益,它背後的精神是這樣。所以公務員的部分,我們當然要盡量保障他們的權益。
   
   謝金河:現在主委講到這個,我們現在也關切就是,現在經過立法委員的選舉結束了,現在藍綠雙方更加鮮明,也就是說,泛藍的優勢它更確立,這個時候大家也比較擔心說,在整個泛綠聯盟執政沒有過半的情況之下,政府改造的行政院組織法將來送到新的國會,通過機率到底有多大?
   
   葉俊榮:對,在選後這個政治的氛圍,我想大家都已經…都會非常期待,非常期待這個政治部門,從國會或是行政部門,都能夠很積極地回歸到原點,問人民真正需要什麼,問台灣未來的發展需要什麼樣子的一個建設、一個基礎,能好好來努力,比較少一點政治口水。那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政府改造是完全無關意識型態,那是為了台灣要迎接下一個世紀的挑戰,你怎麼樣把你的體質建好,所以完全無關這是哪一黨的利益,如果是這樣子的話,事實上,如果朝野能夠利用政府改造這些法案的審查,營造出一個互相合作,那也不是互相搶功勞,以後一定要怎樣、一定要說這個政府改造做得出來,不是只有某一政黨的功勞,一定是大家共同的努力,然後把所有改造的成果獻給人民,然後能夠跟我們的人民講說,我們真的能夠在選後這段期間,我們願意拿政府改造這件事情來當作例子,我們是確實有合作的空間。那何況整個政府改造,從過去國民黨時代,研議也那麼久了,互相肯定,今年六月通過的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明白地說,我們按照這個基準法來訂新的行政院組織法,行政院組織法要在三個月內送進去,所以我們九月送進去了,而且那個附帶決議明白講,朝野共識這列為這一個會期最優先法案,而且務期要在這一個會期結束前,要能夠通過這些,好讓整個政府改造的列車能夠繼續往前走,看這個基礎多好?朝野已經在選前,都已經把這個基調定出來了,我相信如果說我們能夠回歸到…回歸到一個務實的角度來看,真正為台灣的未來迎接全球化挑戰的話,相信這樣一個朝野的合作,絕對是人民共同的期待。
   
   謝金河:好,我想整個讓政府的活力再造,從組織改造當中尋找新的競爭力,應該是全民的共識,我們上個單元我們討論到這裡,先休息一下,下個單元我們再繼續就政府改造裡面一些未來面對的挑戰,我們再繼續來討論,下個單元見。
   
   (第二段)
   
   謝金河:歡迎再度回到現場,要繼續請教主委,剛才我們從政府組織改造當中,我們想了解說十三個部是怎麼樣重組?現在有的怎麼併?這個是不是跟我們大家稍微詳細一點做一個介紹。
   
   葉俊榮:這裡面不是只有三十六要變成十三這樣的數字的挪移而已,其實背後有相當多的精心思考,我們現在有三十六個…簡單講是部會,其實不是,有的是部、有的是會、有的是署、有的是局,有的是處、有的是院。院還包括故宮博物院,也算是一個機關,很少國家…行政院底下的二級機關,這名稱是這麼亂的,不只名稱亂,連它到底扮演什麼樣子的功能,它到底是執行性的功能,還是協調性的功能,你從那個部會組成的型態,完全看不出來。譬如說我們研考會或者是經建會,這是協調性的機關,我們其實重要的是協調各部會的東西,但是我們也叫做委員會,不過像退輔會、像農業委員會、勞工委員會,它們也是委員會,不過它們是典型的執行。所以你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有些是叫做部,有些是叫做委員會,但是它們同樣都是執行的,同樣地我們也有環保署、衛生署,這也是典型式執行的,所以它照理講本來也是部的規模,但是我們卻把它稱為它叫做署。
   
   謝金河:好像比部稍微低一階。
   
   葉俊榮:對,所以這中間包括了主計處、這個叫做處,但是主計長本身也是特任官,也是我們部長級的,包括人事行政局局長、他叫做局長,所以人事行政局底下設處,主計處底下設局…我只有一句話說,這叫做亂七八糟,亂七八糟的過程當中,我們很難看出政府到底哪一個部會,它本身應該扮演什麼角色。這一次的行政院組織調整,在化約成數字之前,先把什麼叫做部、什麼叫做委員會’什麼叫做局、什麼叫做署,分得清清楚楚,只要是部的話,就是一方面有政策,同時一定要有執行,所以我們把它稱為部就像十三根柱子,而且每一根柱子調整完之後,大概差不多一樣粗,部跟部之間職權不會重疊,而且它直接深入土地…換句話說,直接有執行、服務人民,如果單純只是協調各部會的這種,我們就不叫做部了,我們就叫做什麼什麼委員會,譬如說等一下我們講說國家發展委員會,這是把經建會、國科會、研考會,三個裡面負責社會發展、經濟發展跟科技發展,三個結合起來的國家發展委員會,它就是一個協調性的委員會,所以它不會叫做國家發展部,它叫做國家發展委員會。未來的局、署,一定是部底下,部底下才設局、才設署,而且它是三級機關,而且局跟署還有不同,署還有負責一些政策研議,局呢,它是完全執行,所以未來我們說水利署、國貿局,這不是說局、署隨便稱呼就好,以後署一定有一點政策在裡面。用那樣做基礎去看這十三部,它的設計是這樣,把它分兩部分,我們現在本來就有八部、二會,八個部---內、外、國、財、教、法、經、交八個部,這八個部透過組織改造,變成十三個部裡面,這八個部完全不動它,也就是說完全維持,為什麼呢?我們看到OECD的國家,都有這八個部,所以我們以前的智慧還是存在的,那是以後亂長出來的,本來這八個部還是對的,我們這八個部把它維持,只是強化它的功能,譬如說現在國際反恐、防災、救災,這變成是很重要的業務,在美國新設了一個國土安全部,那我們有沒有這種需求?我們也有,我們防災、救災,因應反恐、這個也有需要,但是我們如果再設一個國土安全部,又多一個部會出來,它的業務其實跟現在內政部裡面,不管是警政、不管是消防,這些都很有關係,所以我們就變成內政及國土安全部,所以把原來內政部的基礎,再加上國土安全,救災、防災這個觀念,把它結合起來,透過這樣一個整合之後,這八個部,它其實會去結合現在有的一些委員會,原來整併的結果,所以現在有體育委員會,以後我們就叫做教育及體育部,我們現在譬如說僑務委員會,我們以後就變成外交及僑務部,所以我們等於把相似的機能,把它整併在一個部會,看歐洲很多的國家,他們的部,都是什麼什麼及什麼部,將來名稱會很長,很多歐洲的國家,它只要經過組織改造的,名稱都變成很長,那原因何在呢?因為既然存在著,就不願意完全消失,所以我們為了過程順利,我們也希望我們那個名字也能把它維持,如果名字能解決問題的,我們盡量用名字去解決。但是可能裡面更重要的是,除了這傳統的八部以外,有五個新設的部,這代表我們台灣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
   
   謝金河:有哪五個?主委來介紹一下。
   
   葉俊榮:我來說明一下,變成必須去面對更廣泛地國家需求的問題,那我們這裡面,第一個就是勞動部,勞委會以後就變成勞動部,強調我們對於勞工權益的重視,以及我們現在的結構性的失業,背後都必須在人力資源方面,要有更寬廣的設計空間,以及更精確的執行,所以我們提升勞委會變成勞動部。另外第二個叫農業部,我們今天的農委會,以後變成農業部,一方面強調我們對農民、農業的重視,另外一方面也強調進入WTO之後,我們必須面臨全球化的、國際競爭的挑戰,所以我們不是只有去種很好的農產品而已。
   
   謝金河:我們要講究行銷。
   
   葉俊榮:要能夠行銷,那背後的農業部裡面的內涵,它就要發生一些變化,這是農業。
   
   謝金河:剛剛主委講到這個行銷,我特別要講了,我們現在看到,像紐西蘭在推銷奇異果,它在台灣一年的廣告費,大概七千萬,我們現在那個柳丁經常…你看一斤一塊錢,這個盛產的結果,還有台灣的芒果、台灣的香蕉,這個其實我認為說,將來這個農業部,那個角色是很重要的。
   
   葉俊榮:對,沒有錯,我們透過這個組織改造,還把未來的職能,它的重點做一點調整,其實台灣種水果、農產品,那技術是好得不得了,但是我們花在國際品牌的沒有行銷、沒有品牌,花在國際行銷上的資源實在太少了。第三個我說新的部,就是衛生及社會安全部,它是結合現在的衛生署,跟內政部的社會福利,兩個把它結合起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醫療,其實它背後,也有相當多社會福利的意涵,所以任何一個國家健保能不能做好、醫療能不能做好,他的確是也有實現社會福利這樣的觀念,所以我們把社會福利資源跟衛生的資源把它結合起來,以後就叫做衛生及社會安全部。所以它這個是一個照顧到台灣新興需求,也能夠連結到國際,尤其是加入WHO(世界衛生組織),疾病防治這方面都能夠連結得很好,然後另外就是環境部,我們現在的狀況是水、土、林,分別不同的機關在管,甚至於連水的部分,水土保持在農委會,水資源在經濟部,水污染防治在環保署,所以甚至於是從企業的角度,它為了設工廠,它跟政府在互動它需要水資源的時候,那是經濟部。水污染防治,在管它的是環保署,你碰到水土保持的時候。
   
   謝金河:大家各斬一段,所以連不起來。
   
   葉俊榮:所以很累耶,對企業界而言很累,所以我們現在整合起來,全部就是在環境資源部,以後企業界在設廠、在相關互動的時候,它直接面對的就是環境資源部,它整合上中下游,尤其是面對環境方面的災害,它也不會一直被切割處理,最後一個就是文化部,我們把它稱為文化觀光部…
   
   謝金河:現在的文建會。
   
   葉俊榮:現在的文建會,以後變成文化部,那不只是說文建會提升為文化部,連文化的內涵我們也來強化它,所以未來觀光,觀光要以背後…我們豐富的文化資源做基礎,才能夠強化管理。
   
   謝金河:文化創意產業。
   
   葉俊榮:對,很正確,然後我們這樣才能夠吸引…在全球化的過程,我們才會有特色,另外一方面,也讓文化能豐富觀光的內涵,然後用觀光來帶動文化的創意,所以把這兩個結合在一起,就變成文化觀光部,是不是這五個新的部會,就是台灣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你必須有更大的格局去面對全球化挑戰,而且照顧到國內的弱勢,以及環境,社會福利各方面議題。
   
   謝金河:剛才主委講到這個,我現在發現陸委會不見了啦,就是說我們原來看陸委會應該是重要的部會,在目前的體制下,尤其兩岸關係很重要,將來陸委會好像會回到院本部,這個它將來到底會怎麼變,也就是說兩岸關係理論上來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單位,將來如果它消失,那它的功能,將來誰來承接?
   
   葉俊榮:對,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甚至於許多策略布局,其實是政府非常重視的,透過這次組織改造,非但沒有讓兩岸關係的處理變弱,反而會增強,那我要講背後的道理,我們其實一般在看問題,都只看到什麼部、什麼會,我們都忽略了,忽略了我們所謂的院本部。院本部就很像什麼呢?很像美國的白宮、或者是日本的內閣府,或者是我們講英國的首相辦公室,其實美國白宮裡面設了很多機關,它設了這些單位,它能夠更統籌地駕馭在各個部之上,美國本來十四部,加上國土安全部,現在十五部,但是白宮裡面設了…譬如說預算管理局,白宮裡面設了有關貿易,貿易署都設在白宮裡面喔,觀念上就像我們要設在院本部,就更直接了。然後今天的陸委會,它其實扮演著兩種功能,第一個功能就是協調部會,有關牽涉到兩岸之間的議題,所以它是政策協調,其實陸委會後來又慢慢扮演另外一種功能,它漸漸地直接去執行了。
   
   謝金河:白手套?
   
   葉俊榮:直接執行,譬如說港澳處啦,連簽證、文書認證,陸委會都在做,這樣有一個後果出來,就是各個部會,它碰到譬如說經濟部、它碰到兩岸的經貿議題,它很可能認為說因為有陸委會,所以我就推給陸委會,教育也是一樣,兩岸文教交流,那我就推給陸委會,反正碰到兩岸的通通推給它,都推給陸委會,但是陸委會是不是能吃掉所有的案子,其實不一定,因為雖然它是一個委員會制,但是現在的委員會,就像我們研考會也是一個委員會,各級機關也有委員在這裡,但是我們真的可以利用那個委員會真正做協調,協調好像還要更高層,所以其實…我們一般有一個迷思總認為說,一定要透過陸委會才能協調兩岸,其實不必,我們現在把陸委會的業務,把它從兩面來思考。執行面的部分,我們盡量要各部會承擔起來,經濟部要有兩岸的思考、要有兩岸執行的能力,教育部也要有這種思考、這種能力,交通部也要有,所以我們一般講各部會都要有兩岸的思考,就是這個觀念,你要有兩岸的量能,你不能全部推給陸委會,所以這種執行面就是讓它回歸到幾個主要的部會,以後都要有這種見識跟量能在。至於那種比較高層次、政策協調統合的部分,行政院它有管兩岸的政務委員,它能夠在行政院基礎下,能夠協調各部會,我過去曾經擔任過兩年的政務委員,我非常能夠體會到那種,你當政務委員,你站在部會之上,你能夠協調那種好處,所以透過這樣的一個改變之後,兩岸的互動,它會一方面更有彈性、另外一方面更紮實,所以並沒有因為陸委會不見了,就好像以後兩岸問題沒辦法處理一樣。
   
   謝金河:好,現在我們來看四個委員會,剛才講到十三部,我特別把陸委會的角色,也問了主委一下,現在這四個委員會,比較大的,剛才我看到有兩個,國家發展委員會,還有一個海洋委員會,剩下的這個是不是…我們把這幾個四個大的委員會,未來的角色跟功能,也順便講一下?
   
   葉俊榮:對,理論上委員會它應該是橫樑,就是說柱子站在這裡,它是架在柱子上面的橫樑,用來協調的。那我們必須強調,其實這四個委員會,如果全部設在院本部也可以,因為它本來就是協調的,但是因為我們的基準法有設一個委員會這樣的一個機制,而且框定它只能有四個,那我必須這樣講,我說這四個委員會的設計,反而是我們最頭痛的,所有的爭議都變成在這四個委員會。首先現在有原住民跟客家,這是有關族群、有關民族方面的委員會,事實上我們也了解,不管是客家的文化或語言,或者是原住民的經濟、語言、文化各方面的照顧,是現在政府的一個很重視的事情,那當然也有很多呼聲說,可以把它整併啦,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發覺確實很困難很困難的原因,它背後有相當多象徵性的意義,那我們做政府改造,我們不能說…台語說不知變通,不能太不知變通,變成說你必須要靈活,以致於你整個事情才能推得動。我們心裡設想,我們假設把原民會弄掉或是整併起來,這個行政院組織法拿到立法院,可能讓它通過嗎?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狀況之下,我們認為原民會跟客委會,我們認為它階段上還有存在的必要,至於以後,如果真正落實到各部會之後,短期併不起來…短期很難,但是我們也曾經努力過。至於其他的兩個委員會,一個海洋委員會,它是協調性的,因為海洋的事務,譬如說海洋產業,它不管是遠洋漁業,或者是我們說航運,航運不管是散裝、還是貨櫃,這都是台灣非常強勢的,這非常強的,所以這個是海洋的經濟,另外還有海洋資源,我們有關海洋資源的探測、研究,或者是這個資源的保育,這都是非常重要,這很多有些是在國科會、有些在教育部、有些在環保署,我們還有海洋文化,所以我們是一個海洋國家的話,那我們當然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然後積極,何況我們資源有限,我們時常仰賴外貿,我們跟國際的連結也是非常非常地密切,那更不用說…我們剛才講到遠洋漁業,我們剛才講到我們的航運,我們各方面都是相當發達,怎麼要把那個海洋的精神進一步地帶進去變成我們的產業,又變成我們的文化資產,其實這是非常非常要緊的,所以海洋委員會就是要做這樣的一個統籌,能夠讓海洋的精神能夠連結起來。最後國家發展委員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委員會,我們現在都知道經建會,它負責有關經建計畫的審議,國科會負責有關科技計畫的審議,經建計畫大概每年有一千六百億,科技計畫大概每年有六百億,那研考會負責社會發展的審議,每年大概是兩百多億,這三個機關分別去審議各部會的這些計畫,但是呢,時常它就是整個國家發展的三個面向嘛,未來我們就是把它連結起來,整合起來就變成是一個國家發展委員會,所以它有經濟面向、它有社會發展面向、它也有科技面向,而且可以使得我們台灣面臨全球化挑戰的時候,能夠規畫出整體更適合台灣未來的願景,能夠使得政府的規畫走在世代變化之前,這是一個非常統合性的委員會,所以未來我們其實叫做國家發展及科技委員會,科技的部分也是有特別強調。
   
   謝金河:主委現在也是…我看你以前在台大的時候,也是憲法的專家,現在憲政改革對台灣來講,我們有兩個大的挑戰,一個就是說,到底要在現有的憲法當中去做修改,還是要重新制憲?現在當然有很多爭議,包括2006年公投制憲,大家也很緊張未來整個憲政改革,我們剛才看到從公報的統一發行,一直到政府組織的改造,事實上最後的一個完成點還是在憲改,所以憲改將來應該怎麼改,我們現在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主委是不是用比較簡短的時間,來跟大家來稍微談一下?
   
   葉俊榮:相對於前面講的組織改造,政府改造、憲政改造,引起非常多的一些爭議,甚至於都有國際上的因素進來,我們看到現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在做憲政改造,我們鄰近的泰國、印尼,甚至於南非、韓國,很多國家它都經過相當程度的憲政改造,但是這些國家經營憲政改造,從來沒有像台灣這樣被那麼嚴格地檢証每一句話。那台灣的特殊情境,其實是很不公平的,任何一個國家怎麼樣去改造它的政府結構,其實它有…絕對是背後有它的需求,以台灣的角度來講,現在到底是內閣制、總統制,或者是說雙首長制、或者是半總統制,這裡面牽涉到我們憲政運作是不是能夠順暢,那過去六次修憲的結果,個別都去解決個別的問題,就像綁香腸那樣一節一節這樣處理,都沒有完整的整套,說台灣整個政府結構應該是怎麼樣才對,所以沒有一個完整的思考,以致於我們現在經過六次憲改之後的,我們的政府結構,是非常容易…我們說是非常容易形成僵局的,deadlock,這個行政跟立法之間,甚至於我們還有總統、還有行政院,再加上又有五權,這個實在是在全球競爭上,我們變成是非常臃腫,所以如何改造我們的政府結構,讓它更有效率,尤其是中央跟地方的關係,也把它釐清楚,哪些事情應該是地方主政、哪些事情是應該中央。再加上在過去一段時間,我們的人權保障沒有在過去六次憲改裡面獲得完整的檢視,包括人權清單以及人權推動的機制,這些都是比較進步的國家努力在做的,所以要是我們有一次比較完整的機會,好好去檢視這些,事實上是一個台灣很難得的機會,它背後應該也是強化政府的施政量能,以及怎麼樣能夠照顧到人民這樣子的一個好的基礎。只是背後很多絃外之音,我們其實…像兩岸的因素,兩岸的因素出來,因為對岸…你再怎麼改,只要牽涉到憲法改動改變現狀,他都不喜歡啦,所以怎麼樣做都很難,很難讓中國不說話。不過有一個重點,我們怎麼樣能夠把我們的重點放在我們需求面的,這些政府組織改造,我們人權清單、人權機制,把它做得跟一個更偉大的國家,更讓人家認為可以信任,而且更能夠在全球競爭上能夠發揮的國家,其實整個憲政改造背後的一個很重要的重點,至於制憲、修憲的爭議,從過去這一波憲法改造的過程當中,我們發覺制憲跟修憲,它的區別已經越來越模糊了,我們把它稱為制憲、修憲的相對化,很多國家,雖然是用修憲,最後還是公民投票,現在我們如果這樣看…
   
   謝金河:我們現在衣服不合適穿了,所以我們自己要修改。
   
   葉俊榮:但是現在對中共來講,他對你的壓力,只要你任何改變現狀的任何的舉動,他都會對你施加非常大的壓力,所以我們在現階段,我們到底在整個憲法修改過程裡面,我們怎麼樣來抗拒中國對台灣施加的壓力,而有自己的一條路走出來。
   
   謝金河:這個可能要有點智慧吧。
   
   葉俊榮:這個的確是要有智慧,而且要有策略,那當然也要有願景。我們今天講的這個憲政改造,它不是急就章,它有一段的時間,可以讓我們慢慢來消化,所以它絕對不是說陳總統個人想要怎麼樣,其實也不是某一黨想要怎麼樣,何況陳總統他已經沒有連任壓力了,現在提出的這個憲政改造,是為了台灣的長遠發展去走,所以我們只要能夠對外說清楚,這是我們的需求,我們政府運作上的需求,我們人民願望上的需求的話,那它就比較不會被變成是一個政治上的口水,那當然大家民主國家都在看,而且他們都很熟悉所謂的憲政改革,所以他們絕對不會因為台灣單純要做憲政改革就怎麼樣,只要我們非常謹慎、非常有智慧的守住幾個重要的一些防線,我相信我們實質要做的這一些,其實也是能夠得到國際上的認同跟諒解的。過去好幾次修憲,難道中國都高興嗎?但是我們從過程當中,我們也發覺,我們也一次一次做到現在,所以重點是說,我們的確要把程序跟內容,各方面要能夠像主持人所講的,要有智慧,這是背後的一個重點。
   
   謝金河:好,今天非常感謝主委在百忙之中來到我們節目中,我們今天從行政院公報的新制改革,一直談到政府的組織再造,再談到憲改的發展方向,我想這三個層次基本上都是連結在一起的,我們今天非常感謝主委今天幫我們上了一課,在未來的行政院改造過程當中,大家可以看到我們整個政府,它會有更新的一些組織架構出來,然後大家在這個過程當中迎接新的挑戰。同時我想特別跟大家提醒,我們在下個禮拜,我們的頻道就改到第十三頻道了,從五十三頻道改為十三頻道,我們也希望下禮拜大家重新鎖定十三頻道,我們下禮拜見,謝謝主委。
   
 

回到新聞網    相關討論       


面對國家精華
2005-12-31 (128) '05大事 '06大勢
2005-12-24 (127) 自由化巨浪 淹沒農業?
2005-12-17 (126) 搶救卡奴大作戰
2005-12-10 (125) 拼觀光 台灣美在哪裡?
2005-11-26 (124) 經貿路前多挑戰
2005-11-19 (123) 為房市量體溫
2005-11-12 (122) 經濟加溫 寄望明春
2005-11-05 (121) 禽流感發威 經濟打寒顫?
2005-10-29 (120) 拼奧運 台灣憑什麼?
2005-10-22 (119) 二次金改 如何改?
2005-10-15 (118) 王建民點燃棒球熱
2005-10-08 (117) 全球防堵禽流感
2005-10-01 (116) 金改推手看二次金改
2005-09-24 (115) 司法改革 首重風紀
2005-09-17 (114) 存款保險有撇步
2005-09-10 (113) 物價蠢動 中油苦撐
2005-09-03 (112) 台灣人 你快樂嗎?
2005-08-27 (111) 看看南韓 想想台灣
2005-08-20 (110) 頭上腳下 全鬆綁
2005-08-13 (109) 油價狂飆 電價喊漲
2005-08-06 (108) 一流大學 = 一流教育? 
2005-07-30 (107) 人民幣升值 走勢與衝擊
2005-07-23 (106) 兩會與兩岸 回顧與前瞻
2005-07-16 (105) 消費金融面面觀
2005-07-09 (104) 以債養債 ”卡”危險
2005-07-02 (103) 美國牛肉 安不安全
2005-06-25 (102) 能源政策與經濟發展
2005-06-18 (101) 報完稅 又要加稅?
2005-06-11 (100) 認識腸病毒 有備無患
2005-06-04 (99) 房市景氣 霧裡看花
2005-05-28 (98) 兩岸搭橋 先談經濟
2005-05-21 (97) 中國旅客 台灣歡不歡迎?
2005-05-14 (96) 報稅季節 抗稅聲浪
2005-05-07 (95) 連宋訪中 誰得利?
2005-04-30 (94) 五一專訪陳菊主委
2005-04-23 (93) 嚴法重刑救治安
2005-04-16 (92) 官民圍堵黑心貨
2005-04-09 (91) 新聞局長看新聞
2005-04-02 (90) 勞工退休金 新舊比一比
2005-03-26 (89) 反分裂法下的兩岸經貿
2005-03-12 (88) 反分裂?反和平?
2005-03-05 (87) 捉小偷辦大案
2005-02-26 (86) 二二八的昨日與明天
2005-02-19 (85) 專訪 行政院長謝長廷
2005-02-05 (84) 邱小妹事件:制度面與人性面
2005-01-29 (83) 兩岸包機起飛
2005-01-22 (82) 土增稅調降 誰有利?
2005-01-15 (81) 聲援台灣米-政府因應
2005-01-08 (80) 浩劫後-南亞救災與省思
2005-01-01 (79) 聲援台灣米--農民心情
2004-12-25 (78) 專訪研考會主委 葉俊榮
2004-12-18 (77) 藍綠放兩邊 經濟擺中間
2004-12-04 (76) 金馬之夜 國片等待曙光
2004-11-27 (75) 原湯加工 溫泉走味?
2004-11-20 (74) 用匯率看景氣
2004-11-13 (73) 從美國大選看台灣
2004-11-06 (72) 健保 要三贏或全輸?
2004-10-30 (71) 第一名的競爭力
2004-10-23 (70) 台灣媒體大未來
2004-10-16 (69) 兩岸直航 飛回原點?
2004-10-09 (68) 胡錦濤時代 兩岸走向
2004-10-02 (67) 地雷連環爆 股市心慌慌
2004-09-25 (66) 教改路 通向何方
2004-09-18 (65) 金融改革在台灣
2004-09-11 (64) 桃園停水十五天
2004-09-04 (63) 擋不住的土石流?
2004-08-28 (62) 綠色宜蘭 金色前景
2004-08-21 (61) 台南人的光榮感
2004-08-14 (60) 尋找台灣新文化
2004-08-07 (59) 金管局 管什麼?
2004-07-31 (58) 新舊勞退金 算盤撥清楚
2004-07-24 (57) 專訪副總統呂秀蓮
2004-07-17 (56) 傾聽大自然的怒吼
2004-07-10 (55) 兩岸方程式 有解? 無解?
2004-07-03 (54) 景氣紅燈 憂喜參半
2004-06-26 (53) 專訪考試院長 姚嘉文
2004-06-19 (52) 新生代 新客家
2004-06-12 (51) 小小指紋 大有學問
2004-06-05 (50) 外資心聲 說給總統聽
2004-05-29 (49) 從伊拉克看台美中
2004-05-22 (48) 科技產業向南走
2004-05-15 (47) 人民的力量有多大
2004-05-08 (46) 景氣春光 烏雲浮現?
2004-05-01 (45) 詐財電話 嘜擱咔啦
2004-04-24 (44) 部長夫人也被搶
2004-04-17 (43) 教鞭下的孩子
2004-04-10 (42) 激情過後 療傷止痛
2004-04-03 (41) 藍綠之外 第三勢力
2004-03-27 (40) 選後重整新財經
2004-03-13 (39) 鋼價上漲面面觀
2004-03-06 (38) 三二○的三張票
2004-02-28 (37) 經濟回春看今年?
2004-02-21 (36) 面對病毒大反撲
2004-02-14 (35) 禽流感 雞飛鴨跳
2004-02-07 (34) 司法改革向前行
2004-01-31 (33) 消費者 別當受氣包
2004-01-17 (32) 兩岸外交 隨大選起舞
2004-01-10 (31) 公投 投出變化球
2004-01-03 (30) 兩岸半導體大戰
2003-12-27 (29) 高科技帶動臺灣起飛
2003-12-20 (28) 是「客」人 也是頭家
2003-12-13 (27) 臺灣爭出頭 外貿打前鋒
2003-12-06 (26) 經濟冬盡 景氣回春
2003-11-29 (25) 當文化遇見創意
2003-11-22 (24) 大選最前線
2003-11-15 (23) 論文生波 夫子生氣
2003-11-08 (22) 北電子 南電信
2003-11-01 (21) 外交突圍 任重道遠
2003-10-25 (20) 偽卡「盜」走金融秩序
2003-10-18 (19) 金融版圖 合縱連橫
2003-10-11 (18) 基測組距 進退兩難
2003-10-04 (17) 港都躍升南方之星
2003-09-27 (16) 專訪 副總統呂秀蓮
2003-09-13 (15) 化科技為商機
2003-09-06 (14) 人氣市長拼政績
2003-08-30 (13) 體檢台灣經濟體質
2003-08-23 (12) 富人繳稅 窮人翻身?
2003-08-16 (11) 搶救飯碗大作戰
2003-08-09 (10) 新台幣與人民幣
2003-08-02 (9) 後山選戰 前線交火
2003-07-26 (8) 谷地景氣 曙光乍現
2003-07-19 (7) 教改路迢迢 師生心茫茫
2003-07-12 (6) 金融改革救台灣
2003-07-05 (5) 政治放兩旁 經濟擺中間
2003-06-28 (4) 景氣燕子 何時飛來?
2003-06-21 (3) SARS冷卻 大陸熱?
2003-06-14 (2) 好日子還要等多久
2003-06-07 (1) 拼完SARS 拼經濟